感知是一個很寬泛的詞匯,,它代表了外界事物在人腦中的直接反應,所有的信息都源自感知,包括疼痛,。
依舊以疼痛舉例,陳天橋發(fā)現(xiàn),,人類的感知非常奇怪:“有人在戰(zhàn)爭中斷腿,,但當時毫無痛感,因為他全身心專注于敵人,;有人手斷了三年,,依舊覺得手在痛,完全是出于大腦的反應,。疼痛,、快樂、興奮,、抑郁,、恐懼,這些都是大腦控制的,?!?/p>
從對外界事物的感覺進入大腦,,到形成感知,再到?jīng)Q定行為,,中間經(jīng)歷了怎樣的變化和過程,?人類對此知之甚少。
如果能夠掌握大腦感知,,改變?nèi)祟惐旧?,將發(fā)生怎樣的狀況?即便是想象力最豐富的科幻小說作家,,也不能完全總結隨之而來的變化,。
陳天橋認為,控制感知意味著控制一切,。他引用《金剛經(jīng)》的偈語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此觀,。”
這樣的觀念似乎頗為唯心,,但基礎的研究越是深入,,唯心與唯物愈發(fā)趨于一體,典型的代表便是量子力學,,而受限于某些條件,,人類的“唯物”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唯物”。
“比如你在我面前,,你的形象按照小孔成像的原理應該是倒立的,,我的大腦將之翻轉(zhuǎn),然后‘配色’,,再根據(jù)我的記憶,、知識、經(jīng)驗等加工處理,,最終形成你的樣子,。但顯然這不是你真實的樣子,因為我們的眼睛只能捕捉可見光,,還有這么多紫外線,、紅外線等不可見的光線,你應該是什么樣的我不清楚,,但是起碼不是我見到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