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從數(shù)字看,,這些坐擁巨額無形資產的企業(yè),,似乎具有更強的科技競爭力。但是,,將年報中的無形資產拆解開來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無形資產的含金量不高
一般情況下,,公司無形資產以知識產權為主,,許多投資者也會想當然地認為,無形資產高的企業(yè)一定會有更強大的技術能力,。然而,A股中無形資產比較高的公司,,加以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高額的無形資產并不一定代表了企業(yè)的科技含量。目前,,上市公司的無形資產中,,土地使用權、許可經營權等非科技類的無形資產占據(jù)主流,。比如楚天高速74億元無形資產中,,絕大多數(shù)為土地使用權和道路收費權,軟件技術僅有247萬元,,不足無形資產總額的千分之三,。中國交建1483億元無形資產中,基本為道路使用權,。
因此,,從無形資產的實際內容來看,A股公司更多的是并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土地所有權,、特許經營權等無形資產,,國內上市公司的無形資產整體“含金量”并不高。
從個股來看,,也有一部分公司的無形資產含金量是比較高的,。比如中興通訊(000063.SZ;00763.HK),、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京東方A(000725.SZ)和比亞迪(002594.SZ)等公司知識產權金額比較大,,也是上市公司中專利數(shù)量最多的幾家,。事實上,這些公司在國際市場上也具有非常強的競爭力。因為油價過高飽受詬病的“兩桶油”,,其實默默地進行著技術革新,,在油田開采、煉化等方面,,把許多以前只能高價進口的技術設備國產化,,價格做到最低并反過來進軍海外市場。在頁巖油方面,,打破了美國的技術壟斷,,在國家能源安全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而中興通訊,、京東方A,、比亞迪等公司,更是把產品和技術大量銷售到了國外,,并在部分領域保持國際領先,。這些技術實力,都體現(xiàn)在它們年報中的無形資產里,。
無形資產對科技公司的重要性
隨著科技的進步,,知識產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知識產權正是無形資產的核心組成部分,,與重資產的傳統(tǒng)企業(yè)相比,,信息技術企業(yè)理應有更高比例的無形資產。
有關機構對全球十大PC制造商進行了統(tǒng)計,,蘋果公司的營業(yè)收入僅占全行業(yè)的7%,,但其經營利潤卻占到了全行業(yè)的35%。主要原因就是蘋果公司擁有獨特的無形資產,,主要是專利,。再比如騰訊控股(00700.HK),無形資產占總資產比例的近10%,,如今的騰訊,,已不是那個靠“山寨”度日的企鵝了,通過收購和內部研發(fā),,掌握著大量知識產權,,并將其變成產生利潤的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