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18日電 題:“軌道上的京津冀”成長記
新華社記者 李鯤,、丁靜,、王民
100多年前,京津冀是中國鐵路夢開始的地方。100多年來,,這里逐漸成為世界上軌道交通最密集的區(qū)域,,并成為中國高鐵起飛的地方,。在國家戰(zhàn)略的指引下,,伴隨城際鐵路網(wǎng)的織密,京津冀正在軌道交通的支撐下將建成世界級城市群……
從中國第一條鐵路到中國第一條高鐵
1865年,中國第一條鐵路在北京城外誕生,。這是一條由英國人修造,、長約1000米的小鐵路,試行的小火車被視為喧嘩的“怪物”,,愚昧的清政府將其拆除,。
1881年,中國第一條實際意義上的標(biāo)準(zhǔn)軌距鐵路——唐(山)胥(各莊)鐵路開工興建,,中國自主修建鐵路的序幕從這9.7公里揭開,。
1905年,中國第一條不使用外國資金及人員,,由中國人詹天佑設(shè)計的鐵路——京張鐵路開始修建,,這是那個時代最鼓舞中華民族士氣的工程。
新中國成立后,,京津冀的鐵路越來越多,,車越跑越快,三地之間越來越親密,,用天津鐵投控股集團(tuán)總經(jīng)理蔣道彬的話說,,京津冀是我國乃至世界上鐵路網(wǎng)最為稠密的地區(qū)。
2008年,,中國第一條時速350公里鐵路——京津城際投入運營,,將中國帶入高鐵時代。
半小時的旅程極大地方便了京津兩地的人員交流,,曾在北京某汽車媒體工作的王若冰2009年起成為京津城際的通勤族,,每天早上騎著電動車來到天津站,,坐城際列車去北京,晚上再返回天津,?!懊刻煸顼垺⑼盹埗伎梢栽诩依锍?,既安全又舒服,,這種感覺是在北京租房沒辦法實現(xiàn)的?!蓖跞舯f,。
截至2013年底,京津城際已運送旅客約1億人次,,京津兩地實現(xiàn)同城化,。
從平面交通點點連接到立體交通多式聯(lián)運
2014年2月,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zhàn)略,,交通成為先行發(fā)展的重要方面,京津冀的軌道交通建設(shè)不僅打破行政壁壘加速發(fā)展,,更與其他多種交通方式配合連接,,逐步形成立體交通的新格局。
“北京機場吃不下,、天津機場吃不飽”是長期以來京津兩大機場面臨的現(xiàn)狀,,引導(dǎo)北京旅客從鄰近的天津機場出發(fā),不僅可以解決這一問題,,也提高了出行效率,,2014年8月28日,天津機場T2航站樓啟用,,天津地鐵2號線同步直達(dá),,兩地居民從此可享受無縫拼接版的京津空鐵聯(lián)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