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9日電 (記者 劉育英)中國的移動手機支付日益走向海外。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假日,中國的兩大移動支付平臺——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境外得到更多應用,。
支付寶9日發(fā)布的統計數據顯示,,黃金周期間,在境外用支付寶付款的人次同比激增七倍多,,人均消費金額達1480元(人民幣,,下同)。同時,,約有370萬用戶在境外使用支付寶查找當地的吃喝玩樂信息和優(yōu)惠,。
接入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海外商家越來越多。為吸引中國游客,,今年境外有10萬商家推出“支付寶價”,,為中國游客提供“超國民待遇”的專屬折扣,很多店鋪中國人購物的價格甚至比當地人還便宜,。在德國,,一家叫Apollo的免稅店為迎合中國游客,,國慶前一邊開通支付寶,一邊組織員工學習中文,。
香港已有超900家門店上線微信支付,,包括7-11便利店、海洋公園,、莎莎,、卓悅、周大福,、六福珠寶,、英皇珠寶鐘表、百老匯等品牌連鎖店及香港第二大計程車康泰公司等,。
截至目前,,支付寶已在歐美、日韓,、東南亞及中國港澳臺等33個國家和地區(qū)上線使用,,涉及范圍包括餐飲、超市,、百貨,、便利店、免稅店,、主題樂園,、海外機場、退稅等幾乎所有消費場景,。微信支付目前也已登陸超過13個國家和地區(qū),,覆蓋全球超過13萬的境外商戶,支持12種以上的外幣結算,。
據微信支付9日發(fā)布的數據,,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跨境消費的“90后”用戶占比達34.67%,,超越“70后”及“80后”用戶,,成為境外“買買買”的主力人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