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梳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地方考察工作軌跡,,總書記到過32個省級行政區(qū)域,接觸到的人民群眾不計其數(shù),。在他的考察過程中,,訪貧是他調研最多的主題,扶貧是他談及最多的話題,,生活有難處的民眾是他最關心的群體,。阜平、定西,、瓊海,、湘西、臨沂,、蘭考,、喀什、正定……習近平一次次走進貧困地區(qū)訪貧問苦,,深入田間地頭,、灶臺炕頭與老鄉(xiāng)促膝談心。
民之所需,,行之所至,。
2016年12月21日下午,中央財經(jīng)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召開,冬季取暖,、垃圾分類,、畜禽養(yǎng)殖廢棄物處理、養(yǎng)老院的服務質量,、住房問題,、食品安全······這些關系民生實事成為中央高層會議的議題。習近平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保持經(jīng)濟增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上持續(xù)取得新進展。
2013年11月3日至5日,,習近平在湖南考察,。這是3日下午,習近平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排碧鄉(xiāng)十八洞村同村干部和村民座談,。
群眾之事無小事,。群眾的一件件“小事”,都是國家的重要大事,。2016年,,習近平在江西調研時來到了貧困戶張成德家,察看了廚房,、臥室,,也看了羊圈、娃娃魚池,、水沖廁所,。當時,張成德的老伴拉著習近平的手激動地說:“感謝您來看我們,,您可是國家的當家人啊,。”而習近平接過話茬說:“是人民當家作主,,我們是人民的勤務員,,幫你們跑事的,。”
“以百姓之心為心”語出自《道德經(jīng)》,,習近平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招待會上引用了這句先賢古訓,,充分闡釋了人民在他心中的分量。
行勝于言人民收獲滿滿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jīng)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這是十九大報告中,,關乎全局的重要論斷,。
新時代,新需求,,新方略,新舉措,,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問需于民,其要在行,。問不是目的,,行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