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花”功夫,,首先體現(xiàn)在治理思路上,,在修繕整治中讓居民更有獲得感。一個新詞兒讓大伙兒眼前一亮——“自愿申請式騰退”,政府給居民提供一張自選“菜單”,,是定向安置、貨幣補償,、平移置換還是留住修繕,,自個兒說了算,而不再是以往征收拆遷的舊思路,,從而將居民中“要我改”的思想轉(zhuǎn)變?yōu)椤拔乙摹钡囊庠浮?/p>
莊保家所在的30號院共14戶居民,,有11戶選擇了外遷。莊保在這里住了幾十年南房,,見不著陽光,,十幾平方米的房子兩代人住,緊緊巴巴,。終于盼來了外遷,,莊保在北苑的新家是大兩居,面積92平方米,,從未有過的寬敞,。與莊保一樣,南鑼鼓巷地區(qū)近500戶居民提出了搬遷申請,,已經(jīng)享受或正等待著喬遷之喜,。
通過騰退安置,居民從戶均不足25平方米達到110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積由8平方米增至37平方米,,真正達到了“小康水平”,。
一度超載的胡同“瘦身”了,為院落精細修繕創(chuàng)造了可能,。雨兒胡同作為示范區(qū),,選取10個試點院落,按照“政策統(tǒng)一,、標準統(tǒng)一,、一院一設(shè)計、居民自愿參與”原則實施院落整治和修繕,,將來力求實現(xiàn)“儲物有空間,,下廚不出戶,如廁不離院,,洗浴在家中,,室內(nèi)見陽光,晾曬有措施,,停車有位置,,院內(nèi)有綠化”。
走進雨兒胡同14號院,,穿過寬寬的門廊,,繞過葡萄架就來到了敞亮的院子里,居民冀紅正趁著天氣好在院里曬幾床被子,。以前可沒有這樣的空間,“進院只有一米寬的過道,,所謂院子根本不存在?!彬v退啟動后,院里12戶居民走了7戶,,搬走的先拆了,留下的跟著也拆了,。
讓居民自拆違建,,這可不是件容易事兒,涉及到每家每戶的切身利益,。“為了勸我拆兩間儲物房,,街道天天來做工作。最后我也想通了,,環(huán)境好了受益的還是我們自己?!毕露Q心后,冀紅處理掉用不上的老物件,,積極配合拆改,,如今老院子終于亮出了原本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