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奧運治安狀況糟糕,,各種搶劫司空見慣,槍擊事件接連發(fā)生……“安全第一,、友誼第二,、比賽第三”,,是眾人為里約奧運會創(chuàng)造的新口號,。盡管如此,,一幫中國記者卻“膽大妄為”,,玩了一把匪夷所思的里約大冒險——抱團闖入黑幫老巢,,探訪里約貧民窟,。
【冒險】中國記者闖入警方都不管的“犯罪天堂”
來里約采訪奧運的中國記者有近千名,分散居住在里約各地,。之前里約警方多次發(fā)出旅游警告:不要前往貧民窟旅游,。
北京時間11日10時,,按網(wǎng)上約定的集結(jié)地點,只有30多名中國記者準時到達,。
從巴哈奧林匹克公園BRT車站出發(fā),,又轉(zhuǎn)乘兩道地鐵,下車后步行約40分鐘,,抵達一條小路口,。此時,一清點人數(shù),,發(fā)現(xiàn)走丟了5人,。急忙電話聯(lián)系,原來他們在轉(zhuǎn)乘地鐵時沒及時下車,。
冒險之旅于是繼續(xù),。拐進小路往里走,沿途小副食,、小酒館林立,,簡陋臟雜,墻壁斑駁,,電線桿上貼滿各種小廣告,;膚色黝黑的老人、婦女閑散坐在小店門口……潮濕空氣中,,彌漫著里約底層的生活氣息,。
這條“步行街”連接著市政街道與貧民窟的起點,也連接著“天堂”與“地獄”,。
前行約300米,走過一段涂鴉墻,,眼前出現(xiàn)一條較陡的上山階梯,。上面是層層疊疊依山而建的雜亂小屋,這是傳說中的里約“毒瘤”——槍戰(zhàn)頻發(fā)的貧民窟,。
踏上階梯第一步,就意味著主動脫離了里約警方的勢力范圍,。所謂貧民窟,,是巴西及南美貧困人群涌入里約后,無處可居,,自行在山上亂搭亂蓋,,“開發(fā)”出的集聚地,實際就是建在山上的“城中村”,。這里的居民大多沒文化,、沒手藝,,販毒、搶劫成為主要謀生手段,。
為爭搶地盤,,黑幫間也經(jīng)常發(fā)生槍戰(zhàn)火并。當?shù)鼐綄Υ艘矡o能為力,,根本不敢輕易進入貧民窟,,以前幾次整治均是動用全副武裝的軍隊。
美國大片《上帝之城》講的就是里約貧民窟,,即使最講究鏡頭真實感的好萊塢,,也不敢冒險在里約實地拍攝,電影實際取景是在美國比弗利山莊進行的,。
【后怕】嚴禁拍照的警告中“敢死隊”冒險偷拍
剛打算進入,,就受到當?shù)厝说木妫骸安粶逝恼諗z像”。中國記者“敢死隊”的到來,,顯然也驚動了山上“管理者”,。當我們先頭部隊順梯而上,沿途轉(zhuǎn)角處都蹲著幾個小混混,,直盯盯地看著我們,。與此同時,山下“門房”接到一電話后,,將落在后面的幾名中國記者攔住,,不再放行。
從山腳向上延伸的階梯,,實際是整個貧民窟的“主干道”,,沿途兩邊有無數(shù)細小的岔道,蜿蜒曲折,、錯綜復(fù)雜,。本報記者四下張望,一棟棟房屋錯落相連,、零亂破舊,,地下污水橫溢,散發(fā)出陣陣惡臭,。穿行其間,,步步驚心。沿途所見的居民不是很多,,估計都下山“干活”去了,。從對方投射過來的警覺目光,可以感覺到他們對外人的敏感,。我們說話都很小心,,生怕吵鬧了這幫弟兄的休息,。“老大”一生氣,,后果很嚴重,。
當然,中國記者也不是全無作為,。明知此地禁止拍照,,大家仍按捺不住,利用同伴相互掩護,,一轉(zhuǎn)到?jīng)]人處就偷偷搶拍幾張,。好不容易深入虎穴,得不到“虎子”,,也必須拍點“影子”,。本報記者前后“秒拍”了10多張,基本上都還清晰,,收獲可算不小,。
其實想想也有些后怕,此舉一旦被居民發(fā)現(xiàn),,我們很有可能被當作警方派來的探子給“就地正法”,!去年在里約另一個貧民窟,有兩位中國游客自駕前往,,車剛至山腳下,,就被黑幫狙擊手爆頭。原因是“不懂規(guī)矩”——沒有搖下車窗,,提前表明身份與誠意,。對方以為是其他黑幫侵入地盤,直接開火,。在槍口刀尖上混生活,,“先下手為強”已成他們本能的反應(yīng)。
踏上階梯就意味著冒險的開始
酒吧的主人與“探險團”打招呼
【忠告】戴墨鏡進貧民窟都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在此提醒一下:如果實在好奇心太強,,要來巴西貧民窟闖闖,,一是千萬不要扮酷,一定要主動讓人家看明白你的來意,,即使戴墨鏡都會招來殺身之禍,,且不會有任何提前警告。再就是一定帶點錢,,這附近碰不上劫匪才是小概率事件,,你就當交了門票,。如果人家“干了活”卻沒拿到“工錢”,,那麻煩更大了,,有個成語叫什么來著——“窮”兇極惡。
其實,,我們30多個記者冒險前來,,也是經(jīng)過“風(fēng)險評估”才決定搏一把。
貧民窟雖是“犯罪天堂”,,但在黑幫嚴密管控下,,自有一套封閉完整的管理法則。我們這么多掛著奧運證件的記者浩浩蕩蕩前往,,也是主動向暗藏各處的探子提前表明誠意,,能進就進,不讓進就撤,??偙韧低得屓思也幻饕鈭D更為安全,。
能在這“惡人谷”當上老大,,應(yīng)該也是有“大格局”的。我們光明正大,,即使他不高興,,最多也可能是阻止而不會直接下毒手。何況敢上這兒來的,,誰還帶著金銀財寶,。我們隨身準備的那點“保護費”,估計人家根本看不上眼,。
黑幫混混們在里約到處都敢搶,,可在黑幫“首都”地盤上,一切行動要聽老大的,。我們只要成功進去了,,如果老大不發(fā)話,小馬仔們也不敢隨便造次,。正所謂“最危險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
當然,,前提是在這里千萬不能掉隊,。一旦落了單,在某個角落被小混混干一票“私活”,,那是百分之百的可能,。這里槍支泛濫,一旦遭遇黑幫火并,,那只有聽天由命了,。
【意外】雜亂破舊的貧民窟也不乏“文藝情懷”
一路上,,我們首尾呼應(yīng),小心前行,。發(fā)現(xiàn)頭上電線交織如麻,、腳下污水四溢的貧民窟看似零亂,其實一切有序,,小飯館,、小賣店、診所,、發(fā)廊等生活設(shè)施一應(yīng)俱全,。
山腰間有棟橙色小樓,在一堆破舊房屋的襯托下,,其鮮亮的外墻涂色,,給我們一種鶴立雞群、超凡脫俗的驚艷,。這是一間酒吧餐廳,,伴著節(jié)奏強勁的桑巴音樂,主人從窗內(nèi)探出頭,,友好地沖我們打招呼,。隨后經(jīng)過一處“小工地”,三個工人正在搬運沙石,??吹轿覀儠r,先是一怔,,轉(zhuǎn)又露出笑意,。
在這片雜亂之中,依然不乏文藝情懷,,墻上各種充滿想象力的涂鴉,,有的大門上裝點著白色木線構(gòu)成的門飾……記者還驚奇地發(fā)現(xiàn),一根電線桿上掛的發(fā)廊招牌,,設(shè)計感極強,,很有大品牌的味道。
雖然我們極度小心,,但麻煩還是來了,!大約行進了40多分鐘,一個穿拖鞋背心滿頭白色卷發(fā)的家伙,,不知從哪冒了出來,。沖到我們隊伍前列,用葡語一陣大叫……
此時,四周房屋窗戶上,,一下冒出眾多黑乎乎的腦袋,。“白卷毛”不懂英語,,我們之中也沒人懂葡語。他不停地用手指著下山階梯,,然后指著上山,,又做出一個手抹脖子的手勢。
正交涉時,,房頂上突然降下“大雨”,,幾個記者不幸中招,被潑了一身污水,。本來還想裝傻爭取多走一段的我們只好就此打住,,后隊改前隊,轉(zhuǎn)頭向山下撤去,。
退回山腳,,抬頭目測橙色酒吧屋頂,我們這趟探訪大約只走了一半路程,。
雖是一次不完整的探訪,,但能夠最大限度深入里約貧民窟且全身而退,無論如何都是次難忘的奇異之旅,。
忙碌的工人不忘用笑臉“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