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系列恐怖襲擊事件發(fā)生后,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聲明稱對此負責。隨后,,法國總統(tǒng)奧朗德在電視講話中譴責,,該系列恐怖襲擊事件是“由恐怖武裝‘伊斯蘭國’犯下的戰(zhàn)爭行徑”。
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這個連基地組織都覺得“極端、殘忍、野蠻”的恐怖主義組織。它是如何一步一步擴張起來的,?為何選擇這時襲擊巴黎?恐怖襲擊事件是否會讓美俄等國聯(lián)合起來,,加大對該組織的打擊力度,?未來的全球反恐格局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擴張受阻后發(fā)動恐襲,?
受伊拉克,、敘利亞戰(zhàn)亂的影響,,IS近年發(fā)展迅速,隨后通過網(wǎng)絡招募等形式在全球擴張,。美俄等國的軍事打擊,,法國的加入或促使其制造此次恐襲。
幾年前,,人們還對“伊斯蘭國”(以下簡稱IS)這個組織極為陌生,,然而就在去年,IS就被曾依附的基地組織斷離了關系,,原因是該組織“過于極端,、殘忍、野蠻”,。
IS如何發(fā)展壯大到今天這樣的“猖狂”境地,?各方對此解讀不一,但其與基地組織的復雜關系一直未得到足夠重視,。
目前學界普遍贊同的一點是:基地組織,、IS等恐怖組織的出現(xiàn)與美歐等西方國家長期在中東地區(qū)推行簡單粗暴的干預政策有關。
IS的前身是活躍于伊拉克的“統(tǒng)一圣戰(zhàn)組織”,,后其領導人宣布效忠于基地組織,成為“伊拉克基地組織”的一部分,。在伊拉克戰(zhàn)爭后,,“伊拉克基地組織”逐漸壯大,IS也隨著慢慢擴張,。
“阿拉伯之春”后,,以美歐為首的西方國家試圖利用反對派的力量推翻現(xiàn)有政權,在中東建立起西方式的民主政府,。但是中東問題的復雜程度遠超想象,,結果干預不成反倒使中東陷入更大的亂局。最終在客觀上導致極端組織,、恐怖主義在中東不斷滋生壯大,。
到了2013年,敘利亞境內已經出現(xiàn)了多個系統(tǒng)化的極端組織,。與此同時,,“伊拉克基地組織”與基地組織總部在對伊斯蘭教義的理解以及軍事戰(zhàn)略部署上分歧愈加明顯?!耙晾嘶亟M織”的效忠者們在組織的架構形式上比基地組織更加大膽,,不像基地組織那樣采取散點式的,、缺乏組織的領導形式,,建立起了自上而下的國家統(tǒng)治機器,。
這年4月,敘利亞勝利陣線的頭目巴格達迪發(fā)布宣言,,稱敘利亞勝利陣線的建立,、資助都出自原來的“伊拉克基地組織”,兩個組織將合并為“伊拉克及沙姆伊斯蘭國”(ISIS),。2014年,,ISIS正式更名為IS(IS)。2014年2月,,基地組織公開宣稱IS的行為太過極端,,并斷絕與它的一切聯(lián)系。
更名后的IS變得更加暴力,、極端,,不斷發(fā)動恐怖襲擊。今年年初以來,,IS更是將恐怖襲擊的地點從中東地區(qū)擴大到歐洲大陸,。
與此同時,美俄等國意識到IS的威脅,,先后對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的IS組織進行軍事打擊,。作為歐洲大國,法國一直有參與對IS的打擊,。本月5日,,法國總統(tǒng)還發(fā)布公報,將部署包括“戴高樂”號航母參與打擊IS極端組織的行動,。當天,,法國總統(tǒng)奧朗德還召集國防會議,針對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安全局勢進行討論,。
法國與敘利亞有較深的地緣政治聯(lián)系,,可以想見,法國在敘利亞參與空襲并派駐航母參與打擊的行為令IS懷恨已久,。
這或促使IS發(fā)動了針對巴黎的系列恐怖襲擊,。
IS到底想干什么?
IS打著宗教的旗號行恐怖主義之實,,實際的目的是建立起由遜尼派穆斯林統(tǒng)治的末世伊斯蘭國家,,即“哈里發(fā)王國”。
IS在全球各地制造恐怖襲擊,,其到底意欲何為,?
美國《大西洋月刊》撰稿人格雷姆·伍德(GraemeWood)在《IS到底要什么?》一文中指出,,“IS并不僅僅是一群瘋子聚在一起,。它是一個宗教團體,,有深思熟慮的信仰?!?/p>
他表示,,IS信仰的關鍵是他們將建立起一個嚴格奉行原始古蘭經教義的“哈里發(fā)王國”,而建立這個哈里發(fā)王國的必要途徑是古蘭經中提及的“末日決戰(zhàn)”,。
本·拉登領導的基地組織將哈里發(fā)王國視為更加遙遠的目標,,本·拉登認為自己在有生之年看不到哈里發(fā)王國的建立。但IS認為圣戰(zhàn)士們可以馬上通過軍事行動占領疆域,,并建立自上而下的結構維持“國家”統(tǒng)治,。
IS極端暴力的特性,根源于他們極為狹隘,、排他的意識形態(tài),。而這種意識形態(tài),在IS的效忠者看來,,是對《古蘭經》古典教義可貴的“虔誠”,。IS的信徒們相信,如果穆斯林的信仰不夠虔誠,,他們有權對其實施死刑,。
IS的教徒們認為,他們殺人的權利是《古蘭經》賦予的,。在伊斯蘭教中,,存在著一種叫做“塔克菲爾”的處罰方式,即不信道者會因妄斷成為叛教者,,而對叛教者的懲罰是死刑。
可是,,問題在于,,如何才是“叛教”?IS顯然將“不信道者”,、“叛教者”的范圍無所顧忌地擴大了,,并對所有被他們判定為“叛教者”的人實施屠殺。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中東問題專家喬爾·羅森博格在今年2月舉行的全美宗教會議中分析道,,IS的目的是建立起由遜尼派穆斯林統(tǒng)治的末世伊斯蘭國家,即“哈里發(fā)王國”,。IS的成員們相信,,要建成這個偉大的哈里發(fā)王朝,必須要通過一場末世決戰(zhàn),,以色列和美國則被他們視為末日決戰(zhàn)的對象,。而在最終決戰(zhàn)之前,,對于那些叛教者,他們相信自己可以對其判處死刑,。
IS對伊斯蘭教教義的扭曲理解,,受到伊斯蘭主流世界的普遍譴責。
去年9月,,全世界超過100名穆斯林學者和神職人員聯(lián)合起來向IS發(fā)布了一封公開信,,明確表明極端主義者的行徑與伊斯蘭教沒有關系。信里列出了24條IS行為違背了伊斯蘭教教法的理由,,稱IS的很多行徑都是伊斯蘭教禁止的事情,,包括殺害無辜者、牢犯以及使者(包括記者),、剝奪婦女以及兒童的權利,、奴役虐待并破壞死尸和墳墓、傷害和虐待其他宗教信仰者等,。
“不論在本地區(qū),、歐洲還是美國,暴力與恐怖主義都應該受到譴責,,那些人以圣戰(zhàn),、宗教和伊斯蘭的名義殺戮,犯下種種暴力極端罪行,,不論他們自己是否希望這樣,,伊斯蘭恐懼癥正是由他們的行徑所挑起?!苯衲?月《查理周刊》襲擊案發(fā)生后,,伊朗總統(tǒng)魯哈尼如此表示。土耳其最高穆斯林神職人員戈梅茲也認為,,IS的恐怖行徑是對所有宗教的襲擊,。但他同時表示,與伊斯蘭傳統(tǒng)無關,。
巴黎恐襲成打擊IS轉折點,?
巴黎恐怖襲擊事件有望倒逼美國、歐洲,、俄羅斯三方暫時擱置分歧,,在反恐立場上達成一致,美俄在反恐上有可能進一步聯(lián)手,。
實際上,,面對IS的擴張,美歐國家以及俄羅斯的打擊從未停止過,,但效果并不明顯,。每次空襲過后,,IS往往再次死灰復燃,發(fā)起更猛烈的報復,。
這是為什么,?
伍德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原因其實很簡單,,但它從未真正引起美國的重視:即美國和歐洲根本就不了解IS是什么,。如果你甚至不了解你的對手是誰,你又如何能摧毀它,?
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曾在多個場合表示他對IS的蔑視,,就在一年多前,他還對《紐約客》說道,,ISIS只是基地組織的“初級預備隊”,。他說道:“讓大學球隊套上湖人隊隊服,也成不了科比,?!?/p>
另一方面,美俄等國在打擊IS問題上的各行其是,,也給IS留下了喘息空間,。巴黎恐襲事件發(fā)生后,有不少網(wǎng)友將這次襲擊與美國2001年遭遇的9·11事件類比,,稱其是“法國的9·11”,。世界反恐格局,或將就此改變,。
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中東問題專家李紹先向新京報記者分析說,IS制造的恐怖襲擊近幾年來層出不窮,,此次恐怖襲擊之所以令全世界為之震驚,,是其表現(xiàn)出了明顯的有組織化的、針對平民的,、事先策劃的特性?!按饲暗腎S恐怖襲擊更像是‘獨狼’式的,。某些青年在歐洲受到IS的募集發(fā)動偶發(fā)的恐怖襲擊事件。但這一次的恐怖襲擊展現(xiàn)出IS在歐洲已經深入進駐,,很可能在歐洲許多地方都已經建成了有組織的分部,,日后會陸續(xù)不斷地發(fā)動恐怖襲擊?!?/p>
李紹先認為,,此次巴黎恐怖襲擊事件有望倒逼美國,、歐洲、俄羅斯三方暫時擱置分歧,,在反恐立場上達成一致,,美俄在反恐上有可能進一步聯(lián)手?!捌鋵嵈饲懊蓝硪呀涳@現(xiàn)出了聯(lián)手反恐的跡象,,美俄分別在敘利亞發(fā)動空襲,都得到對方的默許,。但這一次恐怖襲擊過后,,可能會迫使美俄加大聯(lián)手反恐的共識和力度?!?/p>
博聯(lián)社總裁,、中國中東學會理事馬曉霖則指出,在譴責恐怖主義的同時,,美歐必須要反思自身在中東簡單粗暴的政策,。“當然恐怖主義是一定要譴責的,,但是要解決恐怖襲擊的威脅,,必須從中東問題的根源來著手?!?/p>
馬曉霖分析說,,現(xiàn)在的中東亂局,其根源在于美歐一直以來在中東推行的推翻現(xiàn)有政權,、建立西方式民主政府的政策,,而這一政策對有著復雜宗教派系斗爭的中東來說太過于簡單粗暴。美歐在促使敘利亞,、也門等國家政權更迭時,,態(tài)度堅決激烈,但轉到反恐問題則變得退縮,、軟弱,,這種首鼠兩端的態(tài)度從客觀上縱容了IS的擴張。對此,,在譴責恐怖主義的同時,,美歐必須要反思自身。
歐洲將如何對待難民問題,?
每次恐怖襲擊的發(fā)生,,都將帶來一次反伊斯蘭主義浪潮的興起。歐洲相對寬容的民族政策,間接催生了恐怖主義的土壤,,也給他們未來對待難民增加了難題,。
巴黎恐襲事件發(fā)生后,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被提起:歐洲該如何對待難民問題,?
外交學院法語所教授,、法國問題研究專家李旦表示,這些恐怖分子很可能是前往敘利亞作戰(zhàn)的數(shù)千名歐洲穆斯林返回歐洲大陸后實施的,。
“移民問題已經是法國社會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李旦認為,,第一代穆斯林移民進入歐洲國家后,,生活條件、物質資源的改善,,平衡和消解了第一代穆斯林移民對平等,、自由的要求。但第二代穆斯林移民青年生在歐洲,、長在歐洲,,自然認為自己應當享有與歐洲“原住民”同等待遇,但生活中往往發(fā)現(xiàn)事實并非如此,。于是,,許多第二代穆斯林移民反而比他們的父輩感到更難以融入歐洲,對中東以及原教旨伊斯蘭主義產生親近,,進而受到募集加入IS,。
法國原定一個月后舉行大選,本次大選被視作法國近年來難得的政治改革契機,,屆時法國目前的21個大區(qū)可能合并減少為13個,,每個大區(qū)的自治權有望得到加強。李旦分析,,本次恐怖襲擊過后,,右翼陣線很可能利用恐怖襲擊,要求法國收緊難民政策,,減少難民涌入數(shù)量,。
而伍德在《IS到底要什么?》一文中也曾指出,,打敗IS的其中一種方法是由美國等強勢國家發(fā)動一場軍事戰(zhàn)爭,,全力打擊IS,從軍事上將其打敗并消滅,。
但問題是,,聯(lián)合打擊是否就能夠根除IS,,尤其是能否根除IS的意識形態(tài),?
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副秘書長殷罡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對IS的軍事打擊決不能手軟,,這是各國反恐必須堅持的第一原則,。但同時我們必須意識到,不管是美國,、歐洲還是俄羅斯,,出動地面部隊進行地面戰(zhàn)爭的可能性都極其微小。
究其原因,,一則是因為自美國發(fā)動伊拉克戰(zhàn)爭之后,,沒有一個國家會想要再次陷入同樣的泥潭;再者,,中東問題極為復雜微妙,,宗教斗爭激烈,即使美國再次發(fā)動大規(guī)模地面戰(zhàn)爭打擊IS,,也無法從根源上清除這一極端組織,。作戰(zhàn)將演變成另一場伊拉克戰(zhàn)爭,或者是如同十字軍東征那樣的宗教戰(zhàn)爭,。
殷罡進一步分析道,,在意識形態(tài)層面展開一場反恐戰(zhàn)爭才是打敗IS的根本之策。中東地區(qū)近年不斷滋長的恐怖主義,、極端組織,,究其根本是對伊斯蘭教義解釋權的爭奪。
IS奉行極端的原教旨伊斯蘭教義,,通過推行其意識形態(tài)控制皈依的穆斯林,,并據(jù)此屠殺那些不認同原教旨教義的穆斯林。要打敗伊斯蘭國的意識形態(tài),,必須找出其中的錯誤和漏洞,,將對《古蘭經》和伊斯蘭教的教義解釋權從極端分子手中再次奪回。
誰能從極端分子手中奪回對教義解釋權,?殷罡認為,,這一工作必須由伊斯蘭教的主流穆斯林完成?!拔覀兒茈y想象,,伊斯蘭教內部的爭端,可以由美國,、歐洲這樣的基督教國家來代為裁決,。這個工作必須要由主流穆斯林,也就是中東國家自己來完成。這場意識形態(tài)層面的反恐戰(zhàn)爭必將是一場持久戰(zhàn),?!?/p>
IS發(fā)展歷程
2004年10月
其前身“統(tǒng)一圣戰(zhàn)組織”領導人宣布效忠基地組織領導人本·拉登,主要在伊拉克境內活動,。
2010年4月
該組織領導人被美國和伊拉克聯(lián)軍擊斃,,巴格達迪被擁立為新的領導人。
2011年
該組織武裝分子通過伊敘邊境進入敘利亞,,在敘利亞組建了一支名為“勝利陣線”的組織,。
2013年4月
巴格達迪單方面宣布將“伊拉克伊斯蘭國”和“勝利陣線”合并成一個組織“伊拉克和沙姆伊斯蘭國”,即ISIS,。
2014年2月
基地組織宣布IS過于極端,、殘忍、野蠻,,切斷了與它的所有聯(lián)系,。
2014年6月
巴格達迪宣布將“伊拉克和沙姆”字樣舍去,直稱“伊斯蘭國”,,即IS,。
2014年9月
美國聯(lián)合沙特、阿聯(lián)酋,、約旦等國,,首次對敘利亞境內的IS組織展開空襲。
2015年3月
在尼日利亞造成嚴重安全威脅的博科圣地組織表示效忠IS,。
2015年8月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說,,IS組織二號頭目法迪勒·哈雅利在美軍一次空襲中被炸身亡。
201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