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選派手續(xù)十分復雜而時間又相當倉促,,我們直到第二天臨考前才在考場門口拿到“準考證”?!皽士甲C”都來不及蓋騎縫章,,僅僅用圓珠筆在照片邊沿畫了兩道線。
我大學在哈爾濱學的是俄文,,僅在高中學過三年英文,。后來長期在貴州大山溝里工作,也沒有機會碰英文,,僅聽過英文版的“老三篇”膠木唱片和在被窩里偷聽過美國之音的“英語900句”,。俗話說“臨陣磨槍不快也光”,我蹲在搖搖晃晃的車廂里,,把一本借來的薄冰編著的《英文語法》走馬觀花“啃”了一遍,。直到那時我才知道英語里還有一個什么“虛擬語氣”,就憑這個為我的筆試成績至少增加了2分,。
山東省參加考試的有數(shù)百人,。吃飯時每人發(fā)兩個灰不溜秋的大土碗,一個裝饅頭一個裝菜,。因?qū)W校飯廳容不下我們這么多人,,大家只能蹲在操場上吃飯。里一圈外一圈,,南腔北調(diào),、唧唧喳喳,場面可謂壯觀,。當時考場上不乏頭發(fā)灰白的考生,,我們算是年輕的。這是粉碎“四人幫”后全國第一次公開選拔出國留學生的考試,,我們中絕大多數(shù)人要被派往經(jīng)濟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學習(還有部分被派往南斯拉夫留學),。
中學時我英語成績不錯,曾拿過長寧區(qū)英文畢業(yè)統(tǒng)考兩次第一名,,所以考前自我感覺非常好,,簡直有點志在必得的勁頭。但考卷一發(fā)下來我就傻眼了,??季砩嫌幸环N選擇題,其中供選擇的四個答案看來都不錯,但正確答案只有一個,。如今這種出題方式大家已經(jīng)司空見慣,,但當時沒有多少國人知道“托福”的年代確實難倒了不少“英雄漢”,,面對考卷我遲遲不敢下筆,。
至今記得,當時考卷有一段英譯中的文章,,大意是如果沒有重力,,你能把高爾夫球打到月球上去,但是當時我楞是不知道golf就是高爾夫球,??季碇羞€有hair cut,我也不知道這就是中文的“理發(fā)”,。過去我經(jīng)常叨咕“有賣的,,沒買的”,總認為沒有讓我施展才華的機會,。今天機會來了,,能不能出國全靠本事,既不要拍馬屁,,又不要開后門。早知今日又何必當初??!面對這一大張正反都密密麻麻的考卷,多少悔恨,、多少遺憾交織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