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維《使至塞上》
唐代大詩人王維筆下
蒼?;臎觥⑿蹨唹验煹拇竽坝^
如今已成為寧夏
特色旅游的一大看點
“寧夏歸來不看沙”
沙漠奇景名聲在外
“治沙奇跡”也備受關(guān)注
半個世紀(jì)以來
這里因包蘭鐵路,、麥草方格,、“五帶一體”
而成為中國規(guī)模化,、工程化治沙的起點
并由此開始向世界輸出中國治沙技術(shù)
萬頃腴田憑灌溉,,千家禾黍足耕鋤。
——(明)朱栴《漢渠春漲》
“天下黃河富寧夏”
千百年來
寧夏因黃河而生,、因黃河而興
入選2017年世界灌溉工程遺產(chǎn)名錄的
寧夏引黃古灌區(qū)
是我國歷史最悠久,、規(guī)模最大的灌區(qū)之一
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歷代開鑿的引黃古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