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核”惡果顯現(xiàn)
自2014年臺灣第四核電廠在島內“反核”壓力下被迫封凍以來,,臺灣電力供應日益吃緊,。近日臺灣的電力供應一直處于“拆東墻補西墻”狀態(tài),,一些備用發(fā)電機組被迫馬力全開連軸運轉,,以應付缺電危機,。
表面上看,,此次停電是人為疏失造成,,但島內輿論指出,,民進黨當局的“非核”政策才是臺灣缺電的深層原因,。在臺灣無法快速發(fā)展綠色能源的情況下,臺當局卻執(zhí)意要在2025年實現(xiàn)“非核家園”,并在這個缺電的夏天堅持不重啟仍在役期內的核一,、核二電廠機組,。
大停電之后,臺灣企業(yè)界大佬紛紛表態(tài),,勸臺當局重新思考能源政策,。臺灣工商協(xié)進會理事長林伯豐晚間表示,臺灣今天明明欠電,,不要硬拗,,核電就開吧。臺灣工業(yè)總會秘書長蔡練生則表示,,之前是電塔倒,,今天又跳電,不知道下次會怎么樣,。臺灣商業(yè)總會理事長賴正鎰認為,,核電安全效益又高,應該把核一,、核二停用的機組備援,,核三延役,核四應研究重新啟用,。
民進黨為實踐“非核家園”,,不僅貢獻了“用愛發(fā)電”一詞,還一再灌輸“臺灣不缺電”的假象,。但無論是“執(zhí)政”前說的“沒有核電,,臺灣也不缺電”,還是“執(zhí)政”后蔡英文再三保證的“缺電不會是選項”,,都禁不起全臺一片漆黑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