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蔡英文“以拖待變”拒釋善意港媒:十九大后就來不及了
據(jù)臺灣“東森新聞云”18日報道,民進黨“全代會”將在9月24日舉行,,此次大會備受關注的是有關“特赦陳水扁”以及民進黨日前通過的“柯文哲條款”(即“2018年‘直轄市長’暨縣市長提名特別條例”,,“條例”中明訂在非執(zhí)政縣市的提名“如有特殊選情考慮”,將由“選對會”協(xié)調適當人選,,且并未規(guī)定必須入黨,,因此被稱為“柯文哲條款”)
對于本次民進黨“全代會”,臺灣“中央網(wǎng)絡報”18日刊文分析指出,,在兩岸政策部分,,完全不會著墨,既不提出任何決議文,,也沒有凍結“臺獨黨綱”的提案,。除了顯示民進黨把選舉看得比一切都重要,也證明蔡英文領導下的民進黨,,目前完全沒有調整兩岸政策的意愿,。
分析指出,鑒于年來兩岸關系低迷,,外界原本寄望民進黨能在“全代會”中通過“維護憲政體制現(xiàn)況決議文”或是“維持現(xiàn)狀決議文”,,藉此向大陸釋出善意。這次“全代會”前最后一次的民進黨中執(zhí)會,,并沒有提出送交“全代會”的相關決議文草案,黨代表也沒有提出任何類似提案,,“全代會”當然無從對兩岸政策做出任何新的決議,,這當然不是偶然,而是民進黨中央刻意為之!
分析認為,,這種消極,、保守,以拖待變的作為,,固然充分反眏蔡英文“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tài),也注定民進黨執(zhí)政時期,,兩岸關系不會改善的命運,。
分析指出,蔡英文上臺一年多來,,民進黨當局始終不肯承認“九二共識”,,也從未推動任何一項有利或促進兩岸交流、互動,、合作的政策措施,,反而不斷收緊兩岸政策;雖然沒有明目張膽地推動法理臺獨,,但是在國際上“聯(lián)美日抗中”,,在經濟上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試圖減少對大陸的經貿依賴,;在文化上全面推動“去中國化”,,在社會上不斷限縮兩岸民間交流;并且揚言“絕對不會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在這樣的狀況下,,兩岸關系怎么可能好轉?要想“親中愛臺”,,自然是癡人說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