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加油新征程】
開欄的話
時光不負追夢人,又是一年新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十四五”規(guī)劃的藍圖已經徐徐展開。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這個春天令人鼓舞,,更值得期待。光明日報今日起陸續(xù)推出“新春走基層”相關專欄,、專版,,記錄新春里的歡喜、期盼,、堅守,、奉獻,講述親情,、友情,、鄉(xiāng)情、家國情,,抒寫新發(fā)展,、新變化、新成就,。
李長永和工友在工作,。
光明日報記者 王瑟
早晨9點,高原的天邊剛剛泛出亮光,,一隊人馬已經乘坐時速70公里的軌道車出發(fā)了,。
“K518+300直線段線路高低、方向不良……”寂靜的鐵道線上,,不時傳來一個沙啞粗獷的聲音,。說話的人叫李長永,是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若羌基礎設施段依吞布拉克站綜合車間主任,。
從青海格爾木到新疆庫爾勒的格庫鐵路是我國“十三五”期間修建的重點工程,。這條鐵路穿越阿爾金山,,鐵路高差達2510米,相當于爬了800層的高樓,,被稱為“天梯”鐵路,。去年12月9日,這條當?shù)厝罕娕瓮?0年的鐵路終于開通運行,,李長永和工友們也就成了“天梯”鐵路的第一代守護者,。
李長永和工友們負責格庫鐵路依吞布拉克站至巴什考供站132公里鐵路線路、供電設備,、電務信號設備養(yǎng)護維修工作,。這段工區(qū)平均海拔3350米,又處在青藏高原寒帶氣候區(qū),,氧氣稀薄讓機器效率降低20%以上,,工作時大家用力過猛還會胸悶或者頭疼。
“這車不能白跑,,得多了解線路的變化,,然后抓緊時間整治問題。只有把鋼軌捋順嘍,,旅客坐火車才能舒坦,?!毖劬Χ⒅F路線,,李長永還不忘說上幾句。一個半小時后,,軌道車到了巴什考供站,,李長永念叨的20多條問題都記在了小本上。
“干活悠著點,,注意安全,。”開工前,,李長永再一次向大家叮囑,。
看到大家熱火朝天地干起來,李長永深情地望著鐵路的遠方說:“我生在青海的格爾木,,父母都在那兒,。我自己的家在新疆庫爾勒,這條鐵路兩頭都連著我的家,。離開家那天,,我小兒子才出生7天,到現(xiàn)在只能在視頻上看看他,,真想他啊,。但我必須和工友們守護好鐵路,,絕不能出現(xiàn)一點點問題。今年春節(jié),,我們許多工友都回不了家,,無法和家人團聚,但我們很自豪,,因為我們的堅守,,正是為了更多的旅客回家。你看這條鐵路開通后,,天天都有人坐著火車從這里回家,,我們看著都高興?!?/p>
說話的工夫,,巴什考供站的工作完成了。下一個作業(yè)點,,在海拔3600米的阿爾金山隧道中部,。坐著軌道車來到隧道洞口后,還必須在隧道里走近5公里,,才能到達工作面,。
只見李長永邊走邊檢查扣件螺栓,用手電照著隧道頂部的接觸網設備,,不時把看到的問題說出來,,一旁的小伙子抓緊記在小本上?!靶戮€路要打好基礎,,使用初期更操心?!崩铋L永說,。
格庫鐵路的建成通車,使新疆有了第3條出疆鐵路,,更讓新疆南疆群眾有了一條快捷的出行大通道,。為了修建這條鐵路,工人們付出了巨大努力,,僅這條13.195公里的阿爾金山隧道,,鐵路工人就用了3年多時間才打通。
“去年10月組建這個車間時有近90名員工,,但不到一個月,,就有10多名員工因為高原反應太嚴重,不得不下山。現(xiàn)在我們有70多人,,年紀都在30歲左右,。我們負責的4個站點中,有3個是無人值守站,,所以還是很艱苦的,。”李長永邊干活邊氣喘喘地說著,。
臨近中午,,李長永和工友們席地而坐,拿出早晨出發(fā)時攜帶的馕和咸菜大口大口地吃起來,。隧道里風很大,,大家背著風,說說笑笑,,吃完飯又開始了工作,。
火車通過時,大家緊靠隧道壁忍受著強烈氣流和轟鳴聲,,火車一過去,,大家又來到作業(yè)面熱火朝天地干起活來。沒有人說話,,只聽到隧道里大口大口的喘氣聲和操作工具的“咣咣”聲,。
當一天的工作結束,大家走出隧道時,,明月高掛,,阿爾金山寧靜而美麗。
“美吧,!守著‘天梯’鐵路其實挺好的,,一般人可沒這個眼福?!崩铋L永樂呵呵地說。
月光下,,他胸前那枚黨徽,,異常明亮,像顆星星,,一閃一閃,。
《光明日報》(2021年01月25日01版)(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