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jié),,長江北岸,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東壤口鎮(zhèn)綠竹筏村,,滿山的夏橙(柑橘的一個品種)已經(jīng)采收完畢。
“今年有個好收成,多虧了宜昌的好鄰居,、好兄弟!”種植大戶張林算了一筆賬:35畝夏橙賣了14萬斤,,純收入30多萬元,,平均每畝比去年增收1000多元。
宜昌地處湖北西部,,其與恩施等市州交界處,,屬于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長期以來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落后,。近年來,在精準扶貧政策支持下,,短板逐漸補齊,,當?shù)厝罕姅y手同心奔小康。
共建水電網(wǎng)產業(yè)齊興旺
長江支流西流溪,,是宜昌市秭歸縣泄灘鎮(zhèn)??诖迮c綠竹筏村的天然分界線,一度也是產業(yè)發(fā)展的分界線,。站在江岸邊的山坡上放眼望去,,只見東側牛口村林木茂密,,西側綠竹筏村卻相對稀疏,。
缺水,是綠竹筏村發(fā)展遇到的突出問題,?!拔覀冞@里主要是坡田,土地貧瘠,,一遇旱情就容易歉收甚至絕收,?!?013年,在外務工多年的張林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流轉30多畝土地種柑橘,,結果年年都為找灌溉水源發(fā)愁?!皬膸坠锿獾拈L江泵水到果園,,柴油機加人工成本一次就要上千元?!?/p>
一溪之隔的??诖鍏s是另一番光景。由于地形,、氣候條件適宜,,水源充足,??诖鍙?997年起大力發(fā)展柑橘產業(yè),,如今年產量1200萬斤,人均收入達2萬元,。
綠竹筏村不是沒想過從西流溪引水,,但村里電壓低,帶不動大功率水泵,。從巴東接電距離有1500米左右,,成本也不低。從距離僅600米的??诖褰与娛亲钍∈碌霓k法,,但兩地分屬不同市州,跨界接電有難度,。
過去,,受行政區(qū)劃、地形分隔等制約,,宜昌與相鄰的幾個市州在通路,、通水、通信等方面銜接不足,。去年,,宜昌主動對接恩施等地,跨地共商脫貧攻堅大計,,共建水電路網(wǎng)等基礎設施,,牛口村和綠竹筏村的電力設施共享項目由此提上日程。
2019年9月21日,,泄灘供電所正式進場開工,,新建變壓器1臺,架設線路650米,,一個多月后正式投產送電,。綠竹筏村泵房的水缸里清水涌出,困擾多年的安全飲水和灌溉用水問題終于得到解決,。
有了水,,綠竹筏村產業(yè)發(fā)展快馬加鞭。在張林的帶動下,,村里成立了柑橘專業(yè)合作社,。超過一半的村民開始種植柑橘,,種植總面積達到4000多畝,,年產值800萬元,人均純收入6500元,。雖然與??诖逑啾热杂胁罹啵珡埩謱ξ磥沓錆M信心,。
修好毛坯路敲開致富門
在宜昌與恩施交界處的南莊坪,,一條1.2公里長、3.5米寬的水泥路在山林間鋪開,,一頭連著宜昌市秭歸縣磨坪鄉(xiāng)雁落坪村,,一頭連著恩施州巴東縣綠蔥坡鎮(zhèn)中村。
69歲的雁落坪村三組村民譚明翠正在苞谷地里忙碌,?!白詮拈T前的這條路通了,日子就好過多了,!”
原來,,雁落坪村距秭歸縣城100多公里,而距巴東的野三關鎮(zhèn)只有22公里,。2017年底,,途經(jīng)中村的巴野公路正式通車后,雁落坪村村民去集鎮(zhèn)更加便捷,。但是,,中村和雁落坪村之間的一條1.2公里的毛坯路,阻擋了村民出山的腳步,。
“這樣一條毛坯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車輛通行困難,?!毖懵淦捍妩h支部書記譚明春說。
去年10月,,這條1.2公里的毛坯路被納入宜昌,、恩施交界處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由宜昌投資興建,,今年3月25日正式投入使用,。借著通路的契機,雁落坪村成立了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帶動近70戶村民種植銷售土豆,、白菜等高山有機蔬菜。
“現(xiàn)在每天都有外地商販直接開車到家門口來收菜,,再也不愁賣不出去了,。”譚明翠喜上眉梢,。路修好了,,也為中村的茶葉、獼猴桃,、種植養(yǎng)殖等產業(yè)帶來了更多的客源和銷路,。
經(jīng)過持續(xù)兩年的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建設,宜昌市完成路,、水,、電、網(wǎng)等項目77個,,惠及5.06萬邊界地區(qū)群眾,。
看病有醫(yī)保上學有資助
走進宜昌市興山縣榛子鄉(xiāng)板廟村,剛脫貧的村民高士軍和妻子鄭啟鳳在田間忙著采摘辣椒,?!昂⒆咏衲陝偵洗髮W,我倆肩上的擔子重了,。好在今年辣椒行情好,,目前的收入已經(jīng)超過去年全年?!备呤寇娦χf,。
前些年,由于長期勞作,,鄭啟鳳落下了頭疼,、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病癥,在鄉(xiāng)衛(wèi)生院住院兩周花了5000多元,,醫(yī)保報銷時遇到了麻煩,。
原來,鄭啟鳳雖然人嫁到了宜昌,,但戶籍還在老家襄陽,,因此無法享受宜昌的醫(yī)保政策,只好每次都折回娘家報銷,。
當時,,宜昌正大力探索健康扶貧“一站式”結算模式,但政策尚未覆蓋到全市域,。了解情況后,,有關部門立即全面摸底,在2019年實現(xiàn)了政策在宜昌市域的全覆蓋,?!盁o論戶籍是否遷到宜昌,只要在宜昌范圍內被認定為貧困人口,,都可以享受到健康扶貧政策,?!币瞬行l(wèi)健委有關負責人介紹,。
如今,無論是在宜昌還是襄陽,,鄭啟鳳都可以享受異地醫(yī)療的“無縫切換”,,再也不用來回跑了。兒子鄭來全的戶籍也在襄陽,,但平時常住宜昌,,2018年考上了位于襄陽市保康縣的職業(yè)高中,。宜昌扶貧部門將他納入“雨露計劃”教育扶貧項目,,每年可以拿到5000元補助。
據(jù)宜昌市教育局學生資助中心統(tǒng)計,,2020年春季學期,,已資助像鄭來全這樣常住宜昌在外地上學、外地戶籍在宜昌上學,、宜昌戶籍在外地上學的貧困家庭學生1萬余人,。
受益于危房改造政策,高士軍一家如今住在寬敞明亮的新房,,還添置了不少家電,,生活越過越有滋味,。“等農閑時節(jié)我就去外面打工,,加上種植,、養(yǎng)殖等收入,今年預計純收入能達到3萬多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