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記者李政葳
“我的好媽媽,下班回到家,勞動了一天多么辛苦呀,,媽媽媽媽快坐下,,媽媽媽媽快坐下,請喝一杯茶,,讓我親親您吧……”在西藏山南錯那縣麻麻鄉(xiāng)小學在操場上,,一群門巴族小學生唱起了《我的好媽媽》,表達對母親的那份深情,。
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jié),,也是一年一度人們感恩母親最集中的時段。記者近日在西藏采訪時,,遇到了三位藏族媽媽,,她們不僅傳承了老西藏精神,還將這份精神力量傳遞給子女和周圍的人,。
西藏山南列麥鄉(xiāng)的格桑卓嘎與“列麥精神”關系緊密,。“隆子河谷細又長,,就是不產糧,,春天栽,秋天亡……”為了戰(zhàn)勝饑餓,,1966年,,格桑卓嘎的父親、時任公社黨支部書記的仁增旺杰拉開了列麥鄉(xiāng)群眾“愚公移山”的序幕,。
格桑卓嘎教育子女相信黨,、知黨恩,,并雙手合十表達對黨和國家的祝福(李政葳/攝)
一年的時間,列麥鄉(xiāng)群眾僅鐵犁,、鐵鍬,、十字鎬就用壞一千多件,老人和孩子揀出石頭近千立方,。到第二年冬天,,1100畝荒地全部開墾完成,;為了解決灌溉問題,,群眾又在高原開鑿了7公里“幸福渠”,至今仍是列麥灌溉的重要水源,。
“自己小時候經常利用寒暑假隨父母上山給樹木澆水,、施肥。當時條件艱苦,路不好,,工具差,,上一輩人很不容易?!苯衲?0歲的格桑卓嘎一直承襲父輩留下的“列麥精神”,。
“美好、幸福生活要靠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不能‘等靠要’,?!备裆W扛抡f,自己的兩個孩子在拉薩,、林芝工作,,從小就教育他們把父輩留下的“列麥精神”融入學習、生活,,學會與群眾團結協(xié)作,,用自己的雙手致富,要相信黨,、知黨恩,,學會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