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愚公支書”王光國:懸崖上鑿出路絕境中闖出途)
“成為黨的十九大代表,,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我會繼續(xù)發(fā)揚不等不靠,、艱苦奮斗的新愚公精神,,讓家鄉(xiāng)越變越美,老百姓越來越富,?!秉h的十九大代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龍坪鄉(xiāng)店子坪村支書王光國言語堅定,。
說起王光國,,地處武陵山腹地的店子坪村村民,無人不豎起大拇指,。
“左邊石柱河,,右邊洋芋河,前面梯子河,,后面大山坡,,祖祖輩輩肩挑背馱像駱駝!”這段民謠是店子坪村的真實寫照。在王光國的帶領下,,店子坪村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994年,王光國開始到店子坪村工作,。自當村干部開始,,他就立誓要改變店子坪村的落后面貌,絕不把貧困留給下一代,。
王光國的“愚公支書”稱號,,最早來源于“搬山”修路。
多少年來,,店子坪村就靠洋芋河畔懸崖峭壁上一條羊腸小道進出鄰近的高坪鎮(zhèn),。陡峭的河谷口好像一道天塹屏障,,阻斷了村民脫貧致富的腳步。
要想富,,先修路,。2002年,王光國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開始謀劃著實現(xiàn)世世代代店子坪人修路的夢想,。2004年臘月,王光國組織召開支委會,,決定不等不靠,,發(fā)動全村力量,從洋芋河懸崖絕壁上修建一條通村公路,。
“5年修不完,,就修10年。10年修不完,,就修15年,、20年?!泵鎸Υ迕竦馁|疑,,王光國堅定地說。
修路之初,,沒有啟動資金,,王光國和村兩委成員挨家挨戶籌款,他帶頭將自家攢下的2萬元全部拿出來,,全村群眾紛紛捐錢捐物,,就連特困戶王在雄也賣年豬捐出800元。
2004年臘月初九,,王光國帶著120多位村民動工修路,。以后的幾年里,他們在懸崖峭壁上打炮眼,、撬石頭,。3年后初春的一天,他們在河谷上壘起的一道20米長的駁岸忽然垮塌,,在場的人抱頭痛哭,,王光國幾近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