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還有兩天就是3月28日了,,西藏自治區(qū)首府拉薩的主要交通要道上,,彩旗飄揚,。家住拉薩的次仁培老人也開始忙碌起來,。擦拭毛主席的銅像、打理自家的小院,、整理自己的藏裝……即將到來的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她要早早趕到布達拉宮廣場,等待五星紅旗的再一次升起,。
圖為次仁培在布達拉宮廣場上留影,。(資料圖)
一縷陽光從次仁培家客廳的玻璃頂上傾斜而下,照在了一排藏式沙發(fā)上,。77歲的老人回溯起了那段永遠也無法忘記的灰暗的曾經,。
“我是1942年出生的,家在當雄,。那時,,我的父母都在當雄宗政府做傭人。8歲時,我也做了傭人,,跟著父母為三大領主服務,。”回想起那段牛馬不如的生活,,次仁培的眼淚在眼眶里打轉,。
“背水、打茶……什么活兒都要干,。稍微做錯了一點事情立馬就要受到懲罰,?!贝稳逝嗾f,,這些懲罰有挖眼睛、割舌頭,、挨棍子等等,。“一看到這些我就哭,?!币贿叢林蹨I,次仁培一邊比劃著說,。
1959年,,中央果斷作出民主改革的重大決策,把階級壓迫的舊西藏改造為人民當家作主的新西藏,。
苦難的日子總算是過去了,。次仁培和她的家人們也靠著自己的奮斗,過上了好日子,。
“1959年年底,,我們三兄妹被送到內地讀書了?!贝稳逝嗾f的“內地讀書”的學校就是西藏民族大學的前身——西藏公學,。
“那時候還沒有平息叛亂,很多人聽說我們兄妹三個要去內地,,都說我們這一去就再也不會回來了,。”臨走時,,次仁培的母親泣不成聲,,父親安慰母親:兒女是跟著共產黨走的,不用怕,,他們都會回來的,。
古都咸陽,渭水之濱,家已遠隔千山萬水,。
“在咸陽的時候,,老是想家、又不習慣這里的氣候,,久而久之就生病了,。大部分時間只能靠自己自學?!比旰?,次仁培結業(yè)回鄉(xiāng),被安排在當雄縣納木湖鄉(xiāng)的供銷社里當售貨員,。
日子就像納木錯的湖水一樣慢慢蕩漾開來,。1967年,次仁培結婚了,,對象也是前往西藏公學學習的農奴后代,,畢業(yè)后分配到了當雄縣工作。兩年后,,小家庭迎來了新生命——他們的大女兒出生了,。
一邊賣貨,一邊照顧女兒們,。凜冽的風霜,、強烈的紫外線在老人臉上留下滄桑歲月的痕跡。次仁培說,,那時候日子雖過得艱辛,,但總是有盼頭的。
在納木湖鄉(xiāng)待了十八年后,,次仁培調回當雄縣工作,,小家終于團聚了。1999年,,次仁培退休了,,在當雄縣過上了含飴弄孫的生活。
就這樣又過了十多年,,次仁培和老伴搬到了現在的小區(qū)生活,。樓上是三個女兒的房間,樓下是客廳和廚房還有老人的臥室,。去年,,又新加蓋了一百多平的陽光房,一間房子當作衣帽間,,大的房間則裝成了客廳,。
客廳里,老伴正看著電視里播放的歷史劇,孫子們看著手機里播放的動畫片,。老人說:“現在的生活很好,,很幸福。結婚這么多年,,老伴沒跟我吵過一句嘴,,也沒紅過一次臉。女兒女婿們也都很孝順,,我們幾個兄弟姐妹相處的也很和諧,。希望日子就這樣吧,這樣幸福下去,?!?/p>
采訪結束,起身告別,。老人拉著我的手,,告訴我:希望下個月女兒,、女婿,、孫子、孫女們回來時,,我能來參加她們一家每月一次的家庭聚會,。“到時候,,我們都穿藏裝,,你也來。幫我們照張全家福,,留作紀念,。”
走出巷口,,默默想著老人的小小心愿,。抬頭看,當熱路上,,棵棵垂柳已吐露新芽,。雪域高原上,又一個春如約而至了,。(中國西藏網記者/王媛媛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