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越南河口,,東南亞濕潤的季風中,,工人們正在緊張地裝運集裝箱。沿著腳下這條鐵軌,,產自當地的大米將被銷往世界各地,。
放眼向北,幾千公里外內蒙古自治區(qū)二連浩特鐵路貨場上,,龍門吊裝卸著從蒙古國進口的銅精粉,。
目光西移,東歐古城布達佩斯一切準備就緒,,這座小城即將迎來一批產自中國浙江義務的小商品,。
……
這是數千年前溝通了東西方文明的古絲綢之路,駝鈴聲在歷史的演進中逐漸飄遠,,更多的聲音次第響起:協議簽署時的慶祝,、齒輪摩擦鐵軌的碰撞、各國居民齊聚一堂的歡笑……
側耳傾聽,,合奏的主題是發(fā)展共贏,。2015年博鰲論壇上,,在正式提出“一帶一路”構想兩年后,習近平強調:“一帶一路”建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包容的,;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
4年來,,世界各國及國際組織攜手并進、砥礪前行,,唱響了邁向命運共同體的合奏最強音,。
共商新理念:獨行快、眾行遠
2017年3月下旬,,新西蘭與中國簽訂了一系列升級版貿易協議,。它是中國與發(fā)達國家簽署的第一份類似協議,標志著越來越多發(fā)達國家的強力音符,,開始次第匯入“一帶一路”合奏曲……
能夠合奏的基礎,,是節(jié)奏與曲調的一致。
“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情和與之相適應的發(fā)展規(guī)劃,。習近平多次強調,,“一帶一路”旨在通過加強國際合作,對接彼此發(fā)展規(guī)劃,,實現優(yōu)勢互補,,促進共同發(fā)展。
自2013年提出以來,,“一帶一路”倡議便得到了全球范圍的持續(xù)關注和熱烈討論,,沿線國家更是迅速反應、主動參與,。
一個個開拓新局面的合作協議應時而生,;一項項連接行動與愿景的重大項目拔地而起。
2014年,,哈薩克斯坦總統(tǒng)納扎爾巴耶夫提出“光明大道”經濟計劃,,在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對接,。這是世界范圍內對“一帶一路”戰(zhàn)略做出最早回應的實際行動之一,。
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合作平臺打響的頭一炮,,習近平2015年4月訪問巴基斯坦時,雙方確定了以經濟走廊建設為中心,,瓜達爾港,、能源、交通基礎設施,、產業(yè)合作為重要領域的“1+4”合作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