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5日,,中秋節(jié),。但就在這一天,臺風“莫蘭蒂”重創(chuàng)福建寧德,,百余個鄉(xiāng)鎮(zhèn)受災(zāi),,為避免村民受到洪水威脅,,寧德市古田縣卓洋鄉(xiāng)莊里村村支書周炳耀在清理涵洞淤塞物時不幸落水犧牲,終年45歲,。
△周炳耀留下的最后一張照片,。9月15日,他剛剛清理完一處菇棚,,被村民無意間抓拍,。幾分鐘后,周炳耀不幸落水殉職,。
△周炳耀家后面的莊里溪,。9月15日,,周炳耀清理涵洞淤塞物時,從橋上落水,。
9月19日,,在古田縣殯儀館,周炳耀的葬禮在這里舉行,。根據(jù)當?shù)亓曀?,大家都忌諱參加未滿50歲者的喪禮,但在這里,,花圈排滿了三面墻,,前來悼念的村民排到了殯儀館外。
不少村民當天早早醒來,,以免擠不上前去參加葬禮的車,。村主任劉長務(wù)統(tǒng)計過,9月19日這天,,前去悼念的村民坐滿了3輛公交車和13輛私家車,。
回顧:周炳耀的最后一天
“太陽照得到的地方,再找不到第二個這么好的人了,。”村民這樣評價周炳耀,。
妻子眼中“時髦”孩子眼中“全能”
周炳耀1971年8月出生,,他喜歡聽80年代的老歌,老房子的墻壁上貼著林志穎,、小虎隊的海報,,一臺老式收錄機里還放著一盤寫有《渴望》、《好人一生平安》,、《奉獻》等歌曲的磁帶,,收錄機旁是他用鞋盒子自制的音響。在那個年代,,許多村民都能聽到從周家窗口傳出的音樂聲,。
在妻子劉冬菊眼中,周炳耀很時髦:除了喜歡聽歌,,他愛穿襯衣毛衣兩件套,,去開會時總是穿西裝。26年前,,周炳耀和劉冬菊經(jīng)人介紹相識,,兩個人婚后住在土墻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的老房子里,有了兩個孩子,,兒子取名“銘燦”,,女兒取名“巧爛”,。
△周炳耀年輕時到故宮游覽。
在子女眼里,,周炳耀是個“全能老爸”,。因為妻子身體不好,他幾乎承擔了家里所有家務(wù)和農(nóng)活,,女兒手機里至今還存有父親在廚房洗碗的視頻,。
除了農(nóng)活,周炳耀常在村子附近打工,,最常做的活就是做屋頂?shù)牟输撏?,一出去就是一天。他“手很巧”,,村里人有任何水電,、木工、磚瓦方面的問題,,周炳耀幾乎都可以幫忙解決,。
閩ANK008全村人的“公車”
在周炳耀的家里,有一輛二手黑色轎車,,周炳耀在2011年花了約二萬八千元購置,,是村里最早出現(xiàn)的小轎車,也是他們外出開會的唯一交通工具,,甚至是全村人的“公車”,。
去附近鄉(xiāng)鎮(zhèn)的路上遇到熟悉的村民,周炳耀會打開車窗問“我們?nèi)ス盘?,有沒有人去”,;每次去鄉(xiāng)里,他總會接送同村上學的孩子,。
村民們習慣稱這輛車牌為閩ANK008的小轎車為“公交車”,,很多人都記得車牌號。2014年,,村民張巧明5個月大的女兒因肺炎發(fā)燒,,在女兒生病的兩個月里,需要用車去醫(yī)院時,,張巧明都是給周炳耀打電話,。周最遠曾將張巧明的女兒送到了福州市的醫(yī)院。
村支書“耀仔”:像經(jīng)營家一樣經(jīng)營村莊
在家人眼里,,村莊更像是周炳耀的家,。“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他像操持著家里大部分家務(wù)一樣,,擔負著村子里從交電費到基礎(chǔ)建設(shè)等大小事務(wù)。
周炳耀是村里最早種香菇的人,,發(fā)現(xiàn)掙錢后,,他幾次號召村里的年輕人不要再出去打工,留在村里發(fā)展食用菌,,帶著村民去農(nóng)村信用社擔保貸款,,開會講解種菇技術(shù)。村民張巧明計算過,,種菇年收入有一兩萬,,而之前種田只有幾千元。
根據(jù)古田縣統(tǒng)計,,2009年周炳耀當選村支書時,,莊里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僅3480元,去年達到了12860元,,超越卓洋鄉(xiāng)平均水平,。
△莊里村兩委開會時的照片,圖中穿迷彩服者是周炳耀,。這是他為數(shù)不多的工作照之一,。
為爭取村上基建的款項,周炳耀和劉長務(wù)常常開車去古田縣城“跑項目”,。他們早上6點出發(fā),,趕在各個部門局長8點上班前守在辦公室門口。古田縣官方提供的資料顯示,,周炳耀在過去的7年間,共為村里爭取項目資金80多萬元,,硬化村內(nèi)水泥路6條,,修建機耕路3條共5公里,修建河岸護坡1.5公里,。
曾經(jīng)當過村主任的張華忠知道,,“這是個沒錢的村”。今年春天,,周炳耀號召村兩委墊錢做道路硬化,,自己和村主任劉長務(wù)各墊了3萬元,而村干部工資很微薄,。周炳耀為此貸款6萬元,,兒子娶媳婦需要的10萬元彩禮,經(jīng)過兩家商量只給了3萬元,。
耀仔走了,,留下許多哀傷,。年近八十的老父親已第二次痛失愛子;體弱多病的妻子,,再也沒有丈夫深夜幫他刮痧,。
耀仔走了,留下許多遺憾,。女兒原本計劃明年披上嫁衣,,小孫女那么喜歡爺爺?shù)膽驯В?個月,,不懂得什么叫失去,。
耀仔走了,留下許多來不及,。給村里新買的路燈還沒安裝,;答應(yīng)帶妻子的海邊之旅還沒成行;一家人至今沒照過一張完整的全家福,。
耀仔走了,,留下許多念想。他那輛二手車,,被村民叫做“公交車”,、“救護車”;他自掏3萬元給村項目墊錢卻欠下6萬元貸款,;他書桌上,,仍擺著那本翻了無數(shù)遍的《擺脫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