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最近一個月內的價格走勢。數據來源:隆眾石化
中新網1月20日電(能源頻道宋亞芬)40美元/桶一度被視為是國際原油市場公認的心理底價,,然而國際油價在跌破40美元后根本剎不住腳,,甚至連30美元/桶也沒能守住。
1月18日,,制裁被解除后的伊朗宣布重返全球石油市場,,并下令立即大幅增加原油產量。國際油價承壓下跌,,布倫特和WTI原油期貨價格雙雙跌至13年來新低,。同日,布倫特油價在亞洲下跌了4.3%,,跌至每桶27.7美元,,這是自2003年1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WTI也跌至每桶28.86美元,,達2003年10月30日以來最低水平,。
隆眾石化分析師李彥對中新網能源頻道表示:“國際原油價格從去年11月起便持續(xù)下滑,進入2016年后更是一發(fā)不可收拾,,跌勢根本停不下來,。而30美元曾是2008年遭遇全球性金融危機時國際油價的底部,如今也已被擊穿,?!?/p>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國際油價在過去18個月已暴跌了近75%,,石油供應與庫存已膨脹至接近創(chuàng)紀錄水平,。而石油“供應大戶”伊朗的回歸,,無疑更加重了原油庫存的過剩風險。歐佩克其他成員國警告稱,,伊朗的回歸可能加劇10年來最嚴重的油價崩盤,。
據悉,目前高盛,、花旗和美銀美林等機構均預測國際油價未來或跌至每桶20美元的水平,。
“這是有可能的。當前國際油價已經跌破30美元,,跌至28美元附近,。而隨著伊朗的制裁被解除,預計其原油出口量未來將繼續(xù)提升50-100萬桶/日,,這無疑將加劇供應過剩的局面,。”李彥表示,,當前油價即將向下測試25美元的關口,。如果25美元依然守不住,那么20美元就也不再遙遠,。
作為原油進口大國,,中國曾一度被視為低油價的獲益者。海關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全年原油進口量達到3.355億噸,,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同比上漲了8.8%,。
不過,,在獲益的同時,本身也是石油生產大國的中國也深受其害,。由于目前的原油價格已經低于國內很多石油企業(yè)的開采成本,,企業(yè)利潤出現大幅下滑,一些地煉企業(yè)一度出現停產的現象,。
李彥表示:“在目前的價格水平下,,就是中石化、中石油這樣的央企的開采環(huán)節(jié)也會很艱難,?!必攬髷祿@示,今年前三季度,,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海油三大油企平均收益同比暴跌60%。
油價持續(xù)下跌也會抑制國內成品油的交投氛圍,,給國內石化市場造成買漲不買跌的氣氛,,促使批發(fā)價格下滑,。卓創(chuàng)資訊數據顯示,短短一月內,,國內各地成品油批發(fā)價已下跌了200-40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