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內(nèi)羅畢10月25日電通訊:“我們會回家的,!”——外籍人質(zhì)回憶與中國船員一起被劫持的日子
新華社記者金正吳寶澍
一周以前,33歲的菲律賓籍船員阿內(nèi)爾·巴爾貝羅認(rèn)為自己將在索馬里度過余生,;一天以前,,一頓終于“像樣的午餐”讓巴爾貝羅感到,自己的“新生”確確實實開始了,。
4年半,,1600多天的與世隔絕,“活下來已是幸運(yùn),!”10月22日,,在從索馬里海盜手中被解救的當(dāng)日,巴爾貝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借了一位聯(lián)合國工作人員的電話給家人報了平安:“終于等到這一天,!”
時間回溯至2012年3月,阿曼籍臺灣漁船“NAHAM3”遭索馬里海盜劫持,,船上有包括巴爾貝羅在內(nèi)的29名船員,,其中有12名中國人,。在劫持期間,3名船員不幸身亡,。
在海上被劫持了一年多以后,,因為沉船事故,幸存的26名船員被轉(zhuǎn)移至位于索馬里首都摩加迪沙東北400公里的一個小村莊,。
“我們就住在森林里,,在樹下搭帳篷睡覺?!?5日,,巴爾貝羅在接受采訪時告訴新華社記者,因為海盜警惕性很高,,每兩三個月,,船員們就要背著帳篷轉(zhuǎn)移居所。
為填飽肚子,,船員們用繩子和樹干編成網(wǎng),,用來捕捉老鼠和鳥?!皼]錯,,我們還吃老鼠,我們什么都吃,?!?/p>
巴爾貝羅告訴記者,中國船員幾乎都不會說英語,,他和另外一名也會少許中文的菲律賓船員就成了幫助中國人和其他國籍船員進(jìn)行溝通的“翻譯”,。
疾病、饑餓,、拷打,、恐懼……回憶這4年半非人的日子,幾乎每個人都有過絕望輕生的念頭,?!笆懿涣恕瓫]有辦法,”他用中文說道,。
但是,,巴爾貝羅一直記得中國船員們曾經(jīng)跟他說過,“我們需要你和其他人進(jìn)行交流”,。這句話讓他感到一種責(zé)任,,也給了他堅持下去的動力。
“我們一直互相安慰對方,‘我們會回家的,,我們會回家的……’”
偶爾,,船員們也會因瑣事而爭吵,但絕大部分時間都很和睦,。在巴爾貝羅看來,,大家有著一個共同的信念,就是要“活著離開”,。
在23日船員們抵達(dá)肯尼亞首都內(nèi)羅畢的當(dāng)天,,美國記者邁克爾·斯科特·摩爾也出現(xiàn)在機(jī)場,他一見到船員便和他們抱頭痛哭,。
摩爾也曾被索馬里海盜劫持,。兩年前,他獲釋的消息為世界各大媒體廣泛報道,。
25日,,摩爾告訴記者,他是被另一組海盜綁架帶至“NAHAM3”漁船,,并與船員們共度了5個月時間?!爱?dāng)我得知船員獲救的消息,,我就從柏林飛了過來,一定要見上他們一面,,”摩爾說,。
“這兩年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沉默,?!蹦栒f,此前他接受過很多媒體的采訪,,但從未披露過這5個月的經(jīng)歷,,“因為他們還沒有被釋放”。
回憶那段經(jīng)歷,,摩爾特別提及他對中國船員的感激,。
摩爾說,記得他剛被綁至船上時,,是兩名中國船員給他拿來了碗,,并教會他如何使用船上的廚房用具。那一刻,,摩爾感到自己成為了他們中的一員,,也暫時忘記了頭部被海盜用來福槍拷打的疼痛。
“有一位中國人跟我說,等有一天我回到美國后,,記得告訴美國人,,中國人是好樣的?!?/p>
摩爾還感激中國船員們送給他許多筆記本,,讓他可以用文字記錄這段經(jīng)歷,“但是很可惜,,這些筆記本都被海盜沒收了”,。
在摩爾看來,被劫持的那段日子,,最具挑戰(zhàn)的其實不是面對海盜們拷打的恐懼,,而是對未來充滿未知的等待?!懊恳惶?,我都和一位中國人互相用對方的語言問候‘早上好’,這像是一種儀式,,可以讓我們充滿希望,。”
記者當(dāng)天采訪結(jié)束后,,巴爾貝羅和其他菲律賓籍船員們一同乘車從酒店前往菲律賓駐肯尼亞大使館,。臨別時,巴爾貝羅告訴記者,,他會想念他的中國朋友,,希望可以保持聯(lián)系?!敖K于回家了,!”巴爾貝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