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國務卿克里:中國近期可能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強大國家
俄羅斯衛(wèi)星新聞網(wǎng)1月11日報道稱,美國國務卿約翰克里1月10日在美國海軍學院演講時表示,中國近期可能取代美國成為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
克里表示:“我們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和經(jīng)濟體,,是的,但中國僅憑其體量將最終獲得這一地位,。”
美國務卿克里
韓國學者:中國若想成為第一強國需照顧周邊國家
趙小卓(軍事科學院中美防務關系研究中心主任):當然有歷史原因,日本近年一些行為使人容易想起其軍國主義歷史?,F(xiàn)實爭端有不少,其中領土之爭是國家間的硬傷,,三國間都有,。外部因素看,美國不斷推行“亞太再平衡”,,把日韓的安全與其深度捆綁,,排他性太強。
高洪(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所所長):在歷史認識問題上,,該由誰來負責任是不言自明的,。在現(xiàn)實層面,無論是島嶼主權爭端,,還是海上安全,,很多事情有一個相互作用、互為因果的演變過程,,難以簡單界定,。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各方努力朝著共贏的方向擴大積極面,,盡量縮小乃至消除緊張關系。
朱鋒(南京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中日韓關系緊張,,客觀原因是三國間力量對比的變化,。主觀層面,三國都需同時在心態(tài)和政策上做出調整,,但三國在基本政治制度,、社會政治經(jīng)濟結構上都存在明顯差異。
吳心伯(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離不開美國因素,。如果美國不在韓部署薩德系統(tǒng),,中日韓關系就不會這么緊張;如果沒有美國多年在背后推動,中日緊張就可能大大緩解,。同時,,中日韓也存在結構性問題,一些國家沒能向前看,。比如,,韓國應認識到部署“薩德”損害中國的安全利益,但現(xiàn)實中它卻向后看,,求助于美國,。日本也一樣,心理上不能適應中國的崛起,,中國??樟α恳怀霈F(xiàn)在其周邊,就會實施干擾?,F(xiàn)在安倍到世界各地,,不管做什么似乎都要捎帶上中國。這造成三國間高度不信任,,且這種不信任正逐漸向媒體和老百姓層面?zhèn)鬟f,。
河宗大(韓國《東亞日報》編輯局副局長):國與國關系緊張,往往是誤解與不信任的問題,。以“薩德”為例,,中國反對部署有兩大理由:一是認為這會侵害其核心安保利益,二是覺得“薩德”抵擋不了朝鮮的核武器,。但韓國已考慮到中方這些關切,,因此只部署最長探測距離為780公里的系統(tǒng),到不了北京,、重慶等中國主要城市,。
石川浩司(日本駐華大使館政務公使):處理好鄰國關系是個世界性難題,尤其當鄰國較多時,。每個國家都不會說“責任在我方”,。我來北京前在聯(lián)合國工作,,對此感受很深。中日韓應更積極地看問題,,三國GDP總額占全世界20%以上,,占東亞總GDP的3/4左右,合作空間很大,。去年中日韓三國召開領導人峰會,,就進一步推進防災減災、環(huán)境保護,、經(jīng)貿等合作達成協(xié)議就是個例子,。
特朗普將如何影響中日韓
趙小卓:特朗普是個商人,講究利益交換,,而且他做房地產(chǎn),,不需要完整、系統(tǒng)的經(jīng)營理念,,通常是一個項目接著另一個項目,彼此都很不一樣,。如果說奧巴馬政府力推的亞太戰(zhàn)略是一整套理念,,有與之配套的TPP、安全體系,、軍事部署等,,特朗普可能會是東一下西一下,“一對一弄”,,就像最近他和身邊人關于臺灣問題的表態(tài),。
石川浩司:特朗普競選中說的話基本只與經(jīng)貿有關,盡管最近提了臺灣問題,,但總體亞太政策會怎樣,,還要等他真正當了總統(tǒng)才可判斷。不過可以確定,,今后中美關系狀況將大大影響包括韓國,、日本在內的東亞地區(qū)。同時需要強調,,1972年,,日中在共同聲明中對臺灣問題做了很嚴肅的重要承諾,日方在這點上無論如何不會變,。
黃載皓(韓國外國語大學全球安保合作中心主任):特朗普不確定性很強,,比如他曾說不排除和金正恩一起吃漢堡,他和蔡英文通電話也似乎令人意外,。但說他具體怎樣影響中日韓還太早,,等他真正上臺再做評估也不遲,。
朱鋒:特朗普去全球化的直接對象不會只有中國,因為中日韓三國的經(jīng)濟開放程度及其對亞太區(qū)域合作的支持,,都處在同一水平上,。拿安倍政府來說,“日本獨挑TPP”完全是種錯覺,。在特朗普時代,,中日韓需要共同做出一個歷史選擇:到底是三方合作,共同做全球化的支持者與捍衛(wèi)者,,還是加入美國“反全球化”的行列,。
東亞困局如何解套
趙小卓:破解東亞緊張局勢的鑰匙握在美國人手里,或者說在美日韓手里,。如果這些國家給中國一直施加非常大的壓力,,中國肯定會在戰(zhàn)略上做出必要反應。由于美國及其主導的同盟體系同時給中俄施加非常大的壓力,,中俄才重點加強戰(zhàn)略溝通與軍事合作,。若這種狀況持續(xù)下去,不排除出現(xiàn)“體系對抗”的風險,。
黃載皓:在歷史上,,中日韓形成了愛憎交融的關系,現(xiàn)實中的領土,、歷史等問題都與之相關,。古人說眾志成城,東亞未來解局的關鍵在于抓住區(qū)內國家的“心門”,,彼此照顧對方的關切,。中國若想成為第一強國,需要學習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齊國,,在維護本國核心利益的同時,,適當照顧周邊兄弟國家。日本也應從幕府時期的德川家康身上學習經(jīng)驗,,保持謙虛,,以誠待人。韓國的政治外交也應更有一貫性,。
高洪:中日韓三國都是當事方,,正視歷史是基本前提。例如,,中日??章?lián)絡機制談了近十年,為什么遲遲不能出臺,?就卡在日方橫生枝節(jié),,要把釣魚島排除在“適用范圍”之外,。如果日本在東海事端上堅持不肯正視歷史事實和現(xiàn)實狀況,消除緊張的對話一步也邁不出去,。
朱鋒:三國都不應過度糾結于歷史,。不少中國人、日本人批評韓國人太“一根筋”,。事實上,,中日韓三國都有特別固執(zhí)的一面。
吳心伯:轉變心態(tài)很重要,。一些日本人總說對中國崛起不適應,,但試問:中國海軍軍演增加你說不適應,為何你能適應中國每年那么多赴日旅游的人,?美國有全球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世界其他國家按一些日本人的邏輯應每天都睡不著覺,但日本人似乎睡得很好,。韓國則應考慮改變靠韓美同盟與朝鮮對抗的做法,,對抗雖可在一定程度上威懾朝鮮,但那不是長久之計,。
“黑天鵝”會出現(xiàn)在哪
朱鋒:臺海燃點較低,,尤其當中美軍艦飛機在西太平洋相遇發(fā)生意外,可能導致中美軍事關系緊張,、政治對立急劇上升。
吳心伯:比較擔心臺灣問題,。特朗普不一定有能力根本改變美國對臺政策,,但臺灣是他一張很好打的牌,他可能打到最大限度,。這樣一來,,中美博弈會更激烈,到一定程度會產(chǎn)生摩擦,。
河宗大:朝鮮問題最重要,,現(xiàn)在朝鮮核技術已達到威脅美國的程度,美國覺得朝鮮明年就有能力直接威脅它,。到目前為止,,韓國、美國,、日本,、中國等主要相關方都試圖通過聯(lián)合國制裁解決問題,但進入2017年后,,美國可能有別的想法,。以上內容根據(jù)各位作者在2017環(huán)球時報年會“世界深陷窘境,,中國加快轉型”上的發(fā)言整理,其中部分內容未經(jīng)本人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