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震與地球內部物理重點實驗室溫聯(lián)星教授課題組根據(jù)分析地震儀觀測記錄,,確認朝鮮于北京時間2017年9月3日11時30分(當?shù)貢r間12時)在其豐溪里核試驗基地進行了一次地下核試驗。研究表明,,朝鮮2017年9月3日核爆位于北緯41度17分53.52秒,、東經129度4分27.12秒,定位誤差為100米,,與其在2016年9月9日,、2016年1月6日、2013年2月12日和2009年5月25日舉行的核爆位于同一座山下,。此次核爆當量為108.3±48.1千噸,,高于朝鮮歷屆核爆。其中,,2016年9月9日核爆當量為17.8±5.9千噸,,2016年1月6日核爆當量為11.3±4.2千噸,2013年2月12日核爆當量為12.2±3.8千噸,,而2009年5月25日核爆當量則為7.0±1.9千噸,。此次核爆的威力已達到了美國1945年投放在日本長崎的“胖子”原子彈威力的3至7.8倍。
(左)朝鮮2017年9月3日核爆定位位置(五角星標記為2017/09/03)相對于其2016年9月9日的核爆位置(五角星標記為2016/09/09),,及其定位誤差(橢圓),。(右)Google地圖中朝鮮2017年9月3日及其歷次核爆的位置(紅圈),引爆時刻(紅標志)和當量(藍標志),。
中國科大研究利用朝鮮2016年9月9日的核爆產生的地震波波形,,消除了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時間的計算誤差,使定位達到了前所未見的精度,。在精確定位的基礎上,,研究組利用衛(wèi)星圖像和高程數(shù)據(jù)確定了朝鮮2017年9月3日核爆的埋藏深度,利用1300公里內中國區(qū)域臺網的112個地震臺資料估算了當量及其誤差,。至此,,中國科大地震實驗室的高精度定位系統(tǒng)已精確地確定了朝鮮自2006年10月第一次核試驗以來的歷次核爆地點,揭示了朝鮮豐溪里核爆基礎設施的地理網絡分布,。
朝鮮六次核爆的地點(紅色五角星),,用于該研究的地震臺站分布(三角形)以及2016/09/09和2017/09/03年兩次核爆的地震波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