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快要發(fā)瘋的并不是中國與印度之間在管理發(fā)展上如此巨大的差距,,而是直到現(xiàn)在,整個華人群體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輸在哪里,。華人社會對此問題作出的總結更是荒唐到不可思議的地步,如同我們感覺印度人時間觀念差到不可思議的程度一樣,。
印度人語言能力強——可印度人語言能力再強,,能強得過美國白人嗎?況且在美國,,華裔二代連中文都沒幾個人會說了,,語言的能力還會比印度人差嗎?
印度人抱團,,甚至排擠中國人——這純粹在拿自己的心思去度量,。
......
道理其實再簡單不過了:如果你跑步跑不過對手,就是跑步的能力不如對手,;打球打不過對手,,就是打球的能力不如對手;踢足球踢不過對手,,就是足球能力不如對手......扯那么多根本沒直接關系的東西干嘛,?做管理做不過印度人,原因就是中國人自己管理能力差,,用得著繞那么多彎子去找借口嗎,?
印度人的管理能力是怎么來的?
我擔任中興印度公司CEO期間,,招聘過大量印度本地員工,。最初我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印度本地員工的簡歷中,在教育經(jīng)歷方面,,他們無論技術專業(yè)是什么,,都同時還有一個MBA學歷。
剛開始我以為,,是人力資源部門初選完了以后,,把雙學位的優(yōu)秀人才留了下來,所以不一樣,。但當我發(fā)現(xiàn)一個又一個簡歷全都有MBA學歷時,,感覺這里面一定有文章。于是,,我讓人力資源部門把所有只要收到的簡歷全都拿給我看一下,。前后檢查了有上千份簡歷之后,我驚呆了:幾乎找不到一份沒有MBA學歷的簡歷,!
怎么會是這樣,?于是我問本地資深員工:為什么每個高校的印度學生全都學習MBA呢,?他們只告訴我,所有印度學生都是這樣,。大多數(shù)人根本說不清原因是什么——已經(jīng)完全習慣成自然了,。如果哪個學生不學MBA,在印度才會讓人感覺難以理解,,如同在中國上學居然不學中文一樣不可思議,。MBA已經(jīng)是印度所有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只有一個比較老的本地員工告訴了我印度獨立后如何發(fā)展管理學院,,尤其是印度管理學院的歷史,。
印度1947年獨立后,馬上就把發(fā)展管理能力作為印度振興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印度是一個太多民族,、宗教和語言混雜的國家,管理問題的難度也的確遠遠比其他國家大得多,。1959年,印度計劃委員會聘請加州大學教授喬治·羅賓斯(GeorgeRobbins),,協(xié)助成立全印管理研究機構,。根據(jù)羅賓斯教授的提議,1961年,,印度政府先后建立了兩所精英教育學院,,分別位于加爾各答和艾哈邁德巴德,統(tǒng)一名稱為印度管理學院(IIM),,以不同地名作后綴來區(qū)別,。此后在各個不同城市新設的印度管理學院分院越來越多,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發(fā)展到20個分院,。
印度不僅專業(yè)的管理學院長期持續(xù)發(fā)展,,而且將MBA課程普及到了所有高校的所有專業(yè)學生中去了。在印度所有高校畢業(yè)生中,,學習MBA也成了一個默認的必須選項,。
當聽到薩蒂亞·納德拉任微軟CEO時,我馬上認定他一定也是學過MBA的,。到網(wǎng)上查他的經(jīng)歷,,果不其然,他在印度的班加羅爾大學獲得電子和通信專業(yè)的工程學士學位,,隨后前往美國,,在威斯康辛大學密爾沃基分校(UW-Milwaukee)攻讀計算機碩士,再后來在芝加哥大學MBA畢業(yè),。只要你發(fā)現(xiàn)任何印度人擔任了美國知名公司的CEO或CTO(首席技術官)等,,你去查他的學歷,,基本上可以肯定100%是有MBA學歷的。
幾乎所有中國孩子在學校都打乒乓球,,所以你就知道,,為什么世界乒乓球比賽最后的決賽基本就沒其他國家什么事兒了。在國際賽事上拿了世界乒乓球冠軍的中國選手,,如果馬上回國來參加一個全國性的乒乓球大賽,,被打到10名甚至20名以外,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中國也有MBA教育,,但主要是兩類。一類是“成功人士”花幾十萬元才能參加的MBA或EMBA班,。在這種MBA班里,,真能學到什么知識技能不知道,但能知道的是可以認識到什么人,,形成什么圈子,,幸運的話還能泡個明星什么的。另一類是高考后直接進入工商管理類專業(yè)學習的本科學生,。由此就該清楚,,為什么中國人在管理能力上被印度人打到這么慘痛的地步了。
為什么印度人的管理能力獨步全球,?
美國,、歐洲以及其他國家包括中國都有MBA教育,為什么印度的MBA會這么厲害,?重大的區(qū)別在于:在其他國家包括中國,,管理或商科的專業(yè)學生從一進高校就學商科,更高學歷也是商科,。這會導致一個嚴重問題:就是不太懂各個行業(yè)的專業(yè)技術,。但是,印度的MBA是所有學科專業(yè)學生的必修課,,這使印度的MBA具有其他所有國家難以企及的巨大優(yōu)勢:專業(yè)和管理全都懂,。道理非常簡單,當一個學生既懂專業(yè)又懂MBA時,,即使做一個普通研發(fā)者,,也有巨大的優(yōu)勢,做管理者更是如此,。僅以溝通能力為例來說明一下,。
印度人管理上強于他人的肯定不只是英語的語言能力,更是強大的溝通能力,。切不可簡單認為印度人只是“能說會道”,,“溝通能力”與“語言能力”看似很接近,,事實上卻有巨大的區(qū)別。中國企業(yè)在進行管理培訓時也會講溝通,。他們是怎么講的呢,?
從技巧上說,溝通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要善于傾聽,。那如何傾聽呢,?管理培訓老師會給你寫一個繁體字的“聽”??纯?,我們老祖宗是多么聰明,左邊一個耳下面一個王字,。就是說要以聽為王,。右邊十個目一個心,就是講傾聽時眼睛要看著對方,,一心一意地聽講,。而現(xiàn)在簡體字的“聽”怎么寫得呢?左邊是“口”,,右邊是“斤”,,就是先讓你開口說話,看看你有多少“斤兩”,,然后再想用什么辦法收拾你。中國企業(yè)里的員工聽完后都覺得:啊,,講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