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一個政治家是否受到長久的敬重和贊譽,,與他的政績密不可分,。美聯社這樣概括普京的成績單:普京執(zhí)政以來,改變了俄羅斯的國際形象,,鞏固了俄羅斯的政治和經濟地位,,俄羅斯比以往要更加強大。
政治上,,普京加強聯邦政府的權利,,有力打擊寡頭干政,加強軍隊建設,,實現政治穩(wěn)定,。特別是,普京在處理克里米亞問題上十分果斷,,盡管由此引發(fā)了北約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但也使得普京在國內的政治影響力和支持率達到他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經濟上,普京是俄羅斯少有的“鐵腕”總統(tǒng),。他對俄羅斯經濟進行大幅改革,,吸引了許多外匯公司進駐俄羅斯,為俄羅斯帶來了龐大的經濟利益,,使俄羅斯GDP和購買力均大幅上升,,貧困人口減少一半。經濟的改善也讓普京引以為傲,,他曾表示:“最大的成績就是改變了俄羅斯的經濟,,經濟規(guī)模增加近一倍?!?/p>
外交上,,普京鞏固了俄羅斯的大國地位。出兵敘利亞,,不僅讓“伊斯蘭國”土崩瓦解,,也讓俄羅斯贏得了一系列戰(zhàn)略性利好。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通過縱橫捭闔的外交運籌,,使中東地區(qū)的地緣戰(zhàn)略格局發(fā)生巨變,,俄羅斯的大國地位得以強化。
7名候選人只能“陪跑”,,大選注定是“走過場”,?
俄共推舉的格魯季寧、俄自民黨主席日里諾夫斯基,、亞博盧黨創(chuàng)始人亞夫林斯基,、俄成長黨主席季托夫、俄公民倡議黨推舉的電視主持人索布恰克,、俄全民聯盟黨候選人巴布林和俄共產黨人黨提名的蘇拉伊金,,這一連串的名字,對于絕大多數的看客來說,,都會直接略過,。在他們眼里,這場大選的候選人只有普京和另外7個人,。3月18日之后,,另外7個人也很有可能會從他們腦海中慢慢消散,,留在歷史畫布上的,,仍舊只有普京,。
作為陪跑者,這7個人的畫風還是頗為相似的,。自稱將獲得60%支持率的格魯季寧,民調卻只有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