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7年7月,,全球累計生產塑料超過91億噸,,其中大約一半產生于過去13年間,。其中只有9%得到回收利用,另外12%被焚燒,,而余下大約55億噸則被填埋或者隨意丟棄在自然環(huán)境中,。每年有超過800萬噸塑料被遺棄在海洋,占海洋垃圾的80%,。
還有人類活動和自然因素結合的影響,。這次打撈起來的塑料樣本,根據仍可辨認的字跡,,約34%產自日本,。
研究人員認為,,2011年日本海嘯后,450萬噸廢墟被直接卷入海中,,其中140萬噸有可能隨海流遠距離漂流,,給“大太平洋垃圾帶”帶來新的塑料垃圾。
尚難治理
塑料來自于石油,,形式多變而耐用,,19世紀50年代大規(guī)模生產至今,在制藥,、運輸和建筑行業(yè)目前都處于難以替代的地位,。
如何治理海洋中塑料垃圾的存量,一直是個難題,。2010年,,荷蘭鹿特丹WHIM公司建筑專家計劃,利用大太平洋垃圾帶中漂浮的4.4萬噸垃圾,,建造一個面積約為1萬平方公里的漂浮島。8年過去,,尚未見到實質性進展,。
“利用塑料的方式必須有所轉變,特別是一次性塑料制品,?!毖芯繄蟾孀珜懻呗謇省だ詹祭最D說。
盡可能提高塑料的回收率仍是控制增量的主要思路,。目前仍在使用的塑料占總量不到三分之一,。專家表示,提高塑料制品的回收設計,、加強分類都是辦法,。
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署于2017年2月發(fā)起了全球運動,呼吁政府,、行業(yè)和消費者減少塑料的生產和過度使用,。該運動計劃在2022年前消除海洋垃圾的主要來源:化妝品中的塑料微珠成分以及一次性塑料制品的過量使用。
聯(lián)合國表示,,如果放任海洋塑料污染的問題持續(xù)下去,,預計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的總重量將超過魚類總和,,全球99%的海鳥都會誤食塑料制品,,“最終損害的是人類和海洋”。
記者:湯佳麗(實習)張家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