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10月21日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第70屆國際宇航大會會場。新華社記者周舟攝
新華社華盛頓10月22日電 21日在美國華盛頓開幕的國際宇航大會上,,“中國去哪兒了”意外成為數(shù)千名宇航界人士最想知道答案的問題,,原因是預定同其他五國航天機構負責人共同出席首場全會的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沒有出現(xiàn)。
通過手機投票,現(xiàn)場聽眾把這份“尋人啟事”置頂在主會場的大屏幕上,,而多方消息顯示,,赴美簽證受阻是中國代表“缺席”的真正原因。盡管這一場面頗具戲劇性,,可對近來赴美學術交流的科技人員而言,,類似經(jīng)歷并不稀罕。
一段時間以來,,美國不斷對中國赴美科技人員采取拒簽,、拖延簽證申請、吊銷赴美長期簽證,、盤查騷擾等措施,;還有不少人在活動當日才獲得簽證,嚴重影響行程安排,。
美國的類似做法還招致俄羅斯的抗議,。由于本屆聯(lián)大會議期間未給多名俄羅斯外交人員發(fā)放簽證,俄羅斯建議把聯(lián)合國大會第一委員會從紐約遷出,,以抗議美國不友好的簽證政策,。
國際宇航大會是宇航界科學家切磋研討、航天產(chǎn)業(yè)創(chuàng)業(yè)者展示技術的全球性平臺,,中國歷年都是這場盛會上的重要角色,。缺席一場會議就被全球與會者“惦念”,這是中國航天實力與成績的體現(xiàn),。
令人大失所望的是,,當全世界宇航愛好者前來為“個人一小步,人類一大步”的“阿波羅精神”喝彩,、攜手探索人類最后的共同邊疆之時,,卻發(fā)現(xiàn)作為世界太空第一強國的東道主既不好客、也不磊落,,通過“耍心眼”“使絆子”“卡脖子”等手法,,阻撓中美正常人員交流和人員往來。如此東道主器量,,不是露怯嗎,?美國自信去哪兒了?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嫦娥四號落月時,,大大方方地與美國航天局合作,美國“月球勘測軌道器”對嫦娥四號著陸點成像,,而這些信息將為未來美國航天器著陸月表的方式提供重要參考,。
美國副總統(tǒng)彭斯在此次大會開幕式演講中再三提及美國要與所謂“志同道合,、熱愛自由的”國家合作?!翱烧l又該來判斷何為熱愛自由呢,?”現(xiàn)場聽眾將這個問題推上了最想知道答案的問題第二位,足見這種將“意識形態(tài)”牌打到外太空的狹隘做法多么不得人心,。
東道主的器量反映出美國在國際舞臺上顯得越來越不自信,,頑固抱持零和思維,甚至在最需要國際合作的太空探索領域,,仍然奉行“部落主義”,。
構筑高墻只能故步自封,架設橋梁方能促進良性競爭,。希望美方摒棄冷戰(zhàn)零和思維,,致力于推動中美互利合作,更好地造福兩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記者周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