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23日以美歐之間的貿易磋商“毫無進展”為由,威脅自6月1日起對進口自歐盟的商品征收50%關稅,。歐盟隨即回應稱,如果美國只是想讓歐盟照單全收美方要求,,那他就是敲錯了門。數據顯示,,50%的對歐關稅將拖累今年美國經濟增長至少0.2個百分點,。
美威脅自6月1日起對歐盟征收50%關稅
特朗普23日在社交媒體上發(fā)文稱,成立歐盟的主要目的是在貿易上“占美國便宜”,。他指責歐盟設置了“強大的貿易壁壘,、增值稅,、不合理的企業(yè)處罰、非貨幣性貿易壁壘,、貨幣操控,,以及對美國企業(yè)不公平和無理的訴訟”等,導致美國每年對歐盟產生巨額貿易逆差,。他稱,,這“完全不可接受”。
特朗普還表示,,美國與歐盟的談判“毫無進展”,,因此,他建議自2025年6月1日起,,對歐盟實施50%的統(tǒng)一關稅,。
關稅加碼或致歐洲損失超千億歐元
2024年,歐盟對美出口總額為5300億歐元,,占歐盟所有對外銷售的20%以上,。《金融時報》報道稱,,特朗普提出的新一輪貿易關稅威脅可能對歐盟的一些關鍵行業(yè)造成嚴重打擊:
制藥業(yè)(2024年對美出口額達800億歐元)——歐盟內部警告稱,,關稅加碼可能對整個行業(yè)構成“災難”;
汽車產業(yè)(出口額390億歐元)——如果提高關稅,,將使出口無利可圖,,尤其是那些未在美國本土設廠的品牌;
航空制造業(yè)——包括波音和空客在內的企業(yè)都依賴全球供應鏈,,新關稅將顯著增加成本,。據報道,若特朗普征收50%關稅,,歐盟經濟的整體損失可能達到GDP的0.5%,。
歐盟對美出口短期內將下降20%
目前,美國繼續(xù)對歐盟鋼鋁產品和汽車加征25%關稅,,對幾乎所有其他商品維持10%“基準關稅”,并威脅對制藥,、半導體,、銅、木材,、關鍵礦產和航空零部件征收更多關稅,。德國經濟研究機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估計,相關措施將導致歐盟對美出口短期內下降20%,。
未來3個月內近165億歐元項目或轉向美國
歐洲制藥工業(yè)協(xié)會聯合會近期對18家大型制藥企業(yè)開展的內部調查顯示,,特朗普的關稅威脅等因素可能導致制藥研發(fā)和生產逐步從歐洲轉向美國,。調查指出,如果關稅政策持續(xù)動蕩,,僅未來3個月內,,就可能有占總投資計劃10%、約165億歐元的項目從歐洲轉向美國,;未來5年內,,超過1000億歐元的歐洲投資計劃也可能轉向大西洋彼岸。
歐洲經濟增長預期大幅下調
歐盟委員會19日發(fā)布的2025年春季經濟展望報告顯示,,受全球貿易前景趨弱和美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增加影響,,該機構大幅下調歐洲經濟增長預期。報告預測,,2025年歐盟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增長1.1%,,歐元區(qū)增長0.9%;2026年歐盟經濟將增長1.5%,,歐元區(qū)增長1.4%,,均較此前預測有所下調。
美對歐關稅加碼或致德損失2500億歐元
△當地時間5月23日,,特朗普威脅將對歐盟商品征收巨額關稅后,,德國主要股指DAX大幅下跌
美國政府23日威脅自6月1日起對進口自歐盟的商品征收50%關稅。德國經濟研究所最新研究顯示,,此舉可能導致德國經濟在2025年至2028年間累計蒙受2000億歐元損失,;若歐盟實施對等反制措施,至2028年經濟損失規(guī)??赡軘U大至2500億歐元,。
根據德國經濟研究所的計算,若被征收50%關稅,,德國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將下降0.1%,。
美國經濟增長將大幅放緩甚至出現萎縮
從美國方面看,最新威脅涉及的關稅水平將加劇美國國內物價上漲和商品短缺的壓力,,同時導致美國經濟增長放緩,。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加里·赫夫鮑爾表示,50%的對歐關稅將拖累今年美國經濟增長至少0.2個百分點,。他預計,,今年第三季度,美國經濟增長將大幅放緩甚至出現萎縮,。
美方威脅招致歐盟強烈不滿
美方威脅征收50%關稅招致歐盟方面強烈不滿,,加劇歐盟內部對美國關稅施壓升級的廣泛擔憂。
歐盟委員會負責貿易和經濟安全等事務的委員馬羅什·謝夫喬維奇23日表示,,歐盟與美國之間的貿易協(xié)議必須基于相互尊重,,而非威脅,。
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貝恩德·朗格表示,歐盟不會在關鍵問題上讓步,?!叭绻绹鴮で蠛献髋c談判,歐盟總是敞開大門,,如果只是想讓歐盟照單全收美方要求,,那他就是敲錯了門?!?/strong>
“做出冷靜而有力的回應”
法國負責對外貿易的部長級代表洛朗·圣-馬丁說,,美方這一表態(tài)對于解決問題毫無幫助。他說,,歐盟各國尋求緩和緊張局勢,,但同時也已作好應對準備。
荷蘭首相斯霍夫23日表示,,歐盟會對美國可能征收的新貿易關稅做出冷靜而有力的回應,。愛爾蘭總理馬丁說,這將“嚴重損害”雙方的貿易關系,。
熟悉美歐談判進程的消息人士透露,,目前雙方談判再度陷入僵局,美國要求歐盟作出單邊讓步以向美企開放市場,,而歐盟則尋求一項顧及雙方利益的協(xié)議,。此外,多位歐洲國家政要23日發(fā)聲支持歐盟委員會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