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在大國陰影下徘徊從“薩德”入韓部署看韓國外交的困境
■王賀
韓美兩國7月8日正式對外宣布決定在韓部署“薩德”(THAAD)反導系統(tǒng),時隔不到5天雙方正式確定“薩德”部署定址半島東南慶尚北道星州郡星山里地區(qū),,吵鬧多年的“薩德”入韓話題有了結果,。從“薩德”問題擺上臺面到最終敲定,韓國到底作何考量,,又暴露出韓國內(nèi)政外交的何種困境?
徘徊向前凸顯的政治無奈
韓國與美國簽訂在韓部署“薩德”系統(tǒng)協(xié)議
“薩德”入韓,,源自2013年“韓美2+2”會談上韓國要求美國推遲移交美韓盟軍戰(zhàn)時指揮權,,美國趁機要求韓國增強自身防務,并加入美國導彈防御系統(tǒng),。隨后,,韓國國防部長在國會表示韓國將構建多層反導系統(tǒng),暗示韓國將在現(xiàn)有的“愛國者”低空反導系統(tǒng)之外再購買一種高空反導系統(tǒng),,美國“薩德”是最熱門的候選方案,。
2014年奧巴馬訪韓期間發(fā)表的美韓共同聲明,暗示已經(jīng)達成“美日韓”三邊情報共享安排,。美國的期望是,,韓國正式加入美國全球反導系統(tǒng),韓國和美國(以及日本)的反導系統(tǒng)指揮控制一體化,,并由美日韓共享導彈預警信息,。
2015年5月27日,《華爾街日報》報道美軍已經(jīng)在韓國勘察可能的部署“薩德”系統(tǒng)的地點,。韓國政府否認該報道,,并重申韓國不加入美國全球反導系統(tǒng)的立場。但之后幾個月,,美國政府和軍方要人輪番上陣鼓吹“薩德”系統(tǒng)對韓國防御的重要性,,不斷向韓國施壓。美國的要價也悄悄地從要韓國購買“薩德”,,變成了要韓國接受美國在駐韓美軍基地部署“薩德”系統(tǒng),。
此后,美國以朝鮮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導彈和核武器為由,,加緊推進“薩德”系統(tǒng)入韓部署的進程,。盡管韓國官方對此不斷否認,但最終還是與美國一道宣布決定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tǒng)。一場看似不情不愿的馬拉松式談判,,卻在韓國的半推半就中落下帷幕,。
韓方宣稱引入“薩德”旨在防范朝鮮的核武器及導彈威脅,然而,,各方學者普遍表示,,部署“薩德”系統(tǒng)遠遠超出半島的防衛(wèi)需求,并且從技術上講“薩德”系統(tǒng)對朝鮮核武器以及導彈威脅的防御能力十分有限,。據(jù)披露,,“薩德”入韓定址慶尚北道星州郡,實際上并不能防護首爾大首都圈,,就令人更加懷疑美國迫韓接受“薩德”的根本用意何在,。
事實上,韓國允許美國在其境內(nèi)部署“薩德”系統(tǒng),,只會惡化其與中俄兩大鄰國的關系,。中韓長久以來建立的政治互信因此動搖,大大破壞中韓關系發(fā)展的基礎,,尤其是中韓之間的經(jīng)濟,、人文合作將受到極大影響。韓國與俄羅斯的合作,,也將因此受到?jīng)_擊,。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韓國政府應該能夠清楚地看到其中的利弊得失,。但是,,韓國始終擺脫不了美國的政治影響與脅迫,,雖然在談判過程中表現(xiàn)得猶猶豫豫,,最后也只能無奈地跟隨美國的指揮棒,亦步亦趨走向損人不利己的結局,。
歷史遺留導致的有國無權
韓國為新任駐韓美軍司令舉行歡迎儀式
二戰(zhàn)后,,韓國在美國的扶持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但韓國政局一直動蕩,,李承晚政府后期無視民意,,強行推行憲法修改并逮捕殺害反對黨黨魁,受到全國民眾的一致反對,,無奈被迫宣布辭職,。之后短命的第二共和國,以及樸正煕等多位領導人掌權的軍政府,,也都在動蕩中更替,,直到第六共和國時期才穩(wěn)定下來延續(xù)至今。不難看到,在韓國政權更迭的背后,,無時無刻都有美國的身影在閃動,。這直接反映出了韓國政權自身的疲軟,其內(nèi)政外交乃至國防均籠罩在美國的嚴重干預之下,,難以自己左右自己的命運,。
總體而言,韓國并不是一個擁有完整主權的國家,。韓國軍隊的指揮權分為戰(zhàn)時和平時,,戰(zhàn)時指揮權并不在本國手上,而是由美韓聯(lián)合司令部中的美軍司令掌握,。駐韓美軍要弄一套“薩德”過來部署,,韓國也只能被迫接受,連本國的民意都無法照顧,。幾天前韓國總理還因“薩德”問題被抗議民眾扔了一身雞蛋,,也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對國家,、民族命運的真正的決定權,,韓國根本沒有。這就造成了韓國在部署“薩德”乃至其他諸多對外關系問題上的言不由衷,,“有國無權”的無奈凸現(xiàn)無遺,。
大國角力引起的決策短視
韓國民眾集會抗議部署“薩德”系統(tǒng)
韓國位于半島南端,領土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在全世界210個國家中排名第106位,,人口卻多達5000萬,是典型的地狹人稠的國家,,其五分之一的人口集中在首爾地區(qū),。然而,部署在星州郡的“薩德”系統(tǒng),,卻無法為首爾地區(qū)的1000萬居民提供保護,,它保護的目標是位于忠清南道的韓國三軍總部和位于平澤等地的3個美軍基地。僅從“薩德”入韓的選址就可以看出,,美國迫使韓國接受這一安排,,其初衷并非保護“盟友”的安全,而是要讓韓國充當其在亞洲地區(qū)橫行霸道的“馬前卒”,,自己盡享建立在別國不安全基礎上的自身絕對安全,,由此造成的政治、外交,、經(jīng)濟,、社會,、環(huán)境等一系列風險都要由韓國民眾來“埋單”。
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tǒng),,乃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所謂“只為針對朝鮮核導彈威脅,,不針對第三國”的說辭,,完全是自欺欺人的謊言,只會破壞東北亞地區(qū)的戰(zhàn)略平衡,,埋下加劇地區(qū)緊張和對抗的禍根,。韓國明知自己會因此被美國拉上其在東北亞的“戰(zhàn)車”,卷入一場不能玩也玩不起的戰(zhàn)爭邊緣游戲,,卻由于自身在國際格局中的大國附庸地位,,不得不屈從于美國的壓力而犧牲本國的利益,甚至在明顯有損國家長遠發(fā)展的情況下被迫選邊站隊,。這樣做,,韓國政府必將因小失大,最終落得個“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結局,。
21世紀初期,韓國積極謀求發(fā)展與周邊國家的關系,,曾為自身發(fā)展贏得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因此取得了長足進步,。然而,,隨著美國轉身東顧“重返亞太”,韓國卻在美國的壓力下躑躅徘徊,,最終在錯誤的時間作出了錯誤的選擇,,無異于是替他人在火中取栗。不過,,比17世紀法國作家拉·封登的預言詩中那只燒了自己的爪子卻什么也沒撈著的貪心的貓還要糟糕的是,,韓國在“薩德”問題上站在了美國一方,其實都談不上有什么“自主選擇”,,而只能是再為世人增添一個大國角力過程中小國決策短視的案例而已。這,,更加凸顯了目前韓國外交的無奈與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