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美國博茲曼9月10日電 通訊:美國蒙大拿州農牧場主的“中國夢”
新華社記者 顏亮 高攀
“美國牛肉時隔多年后重返中國市場,,我們感到非常高興,。”來自美國西北部蒙大拿州邁爾斯城的牧場主弗雷德·瓦克爾微笑著對新華社記者說,。同時擔任蒙大拿家畜飼養(yǎng)者協(xié)會第一副會長的他正計劃與美國泰森食品公司合作,下個月開始向中國出口牛肉,。
兩個多月前,,中美兩國政府就美國牛肉重新進入中國市場達成一致。當時,,瓦克爾迅速聯(lián)系了當地幾家肉類加工廠,,希望盡快向中國出口牛肉,但這些加工廠沒有針對中國市場的銷售渠道,,他未能如愿,。
據了解,目前美國共有18家肉類生產企業(yè)獲得向中國出口牛肉的許可證,,但大多位于美國中西部,,沒有一家位于蒙大拿州。
瓦克爾表示,,為了向中國出口牛肉,,他需要先將自己牧場飼養(yǎng)的肉牛運送到美國中西部的育肥廠快速增肥,再送到鄰近的屠宰加工廠處理,,每頭牛的物流成本將因此增加約80美元,。這樣的運營模式不僅令牛肉加工的高附加值利潤落入美國中西部其他州,蒙大拿州的牛肉品牌也難以為消費者所熟知,。
“蒙大拿州擁有廣袤的土地,、優(yōu)質的水源、高品質的谷飼肉牛,,距離美國西海岸運輸港口較近,,為何不考慮在蒙大拿州設立育肥廠和加工廠、直接向中國出口牛肉呢,?”瓦克爾向記者提出這一設想,,這也是他的“中國夢”。
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談何容易,,這些基礎設施建設耗資高達上百萬美元且不說,,還要在中國找到美國牛肉的主要買家和建立穩(wěn)定的供銷渠道。
但對于瓦克爾這樣的牧場主來說,,要接觸到潛在的中國企業(yè)合作伙伴并不容易,。幸運的是,應蒙大拿州聯(lián)邦參議員史蒂夫·戴恩斯的邀請,,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等駐美使館工作人員,、美國中國總商會和中資企業(yè)代表日前來到蒙大拿州博茲曼市郊的摩根牧場,與當地多位農牧場主代表就如何促進中美農業(yè)經貿合作舉行了一場座談會,,瓦克爾作為受邀發(fā)言代表借機闡述了他的想法,。
瓦克爾的提議得到了美國中國總商會和中方代表的積極回應,,他們表示會將瓦克爾的訴求反饋給在美中資企業(yè),幫助促成相關交易,。中國駐美大使館工作人員也積極為蒙大拿州如何在中國市場推銷牛肉產品“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