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臉”目前處于什么水平?
手機中國聯(lián)盟秘書長王艷輝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就蘋果目前披露的信息來看,,其人臉識別技術在安全性上已不成問題,而關鍵問題在于人臉識別在大規(guī)模日常應用中,,便捷性是否被消費者接受,,而這正是蘋果人臉識別技術將要面臨的最大考驗?!吧矸蒡炞C是個高頻應用,,每個消費者每天都幾十次上百次的驗證,如果消費者拿出手機對準面部識別,,識別緩慢或者識別有誤,,消費者就會不買賬?!?/p>
那目前人臉識別準確率能達到多高呢,?商湯科技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副總裁楊帆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不同應用場景對技術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因此人臉識別準確率不能一概而論,。隨著技術進步,人臉識別可以突破門檻越來越高的場景,,目前比較成熟的是互聯(lián)網金融的身份驗證,,安防領域的人臉比對。
至于遮擋,、刻意裝飾,、掩飾等行為,按商湯的算法,,對于遮擋范圍在40%以內的人臉,,都可以進行人臉比對。隨著基于深度學習的算法的不斷改進,,可以實現在更大遮擋范圍下的人臉比對識別,。
據赫然介紹,目前人臉識別在國內已經開始廣泛應用,,在控制領域的識別精度已達到較高水平,,比如小區(qū)門禁、單位考勤系統(tǒng),。不過,,目前人臉識別技術在一些特殊場景下仍然存在著一定的技術障礙。目前在大場景下的大規(guī)模人臉識別是有一定難度的,,比如在北京地鐵高峰時段,,可能會有幾十人甚至上百人同時進站,在這樣的場景下,,那么多人臉同時出現在攝像頭里,,如何準確、快速識別是正在攻關的課題,。其次,,在低分辨率的場景下如何識別,比如在夜間,、雨雪或霧霾天氣中如何準確識別,。高速運動中如何進行人臉識別也是一個難題。還有就是如何成功進行活體檢驗,,也就是如何讓機器準確識別出鏡頭前是一個真人,,還是一個人的照片。
“刷臉”手機安全嗎
美國“連線”雜志12日稱,,生物特征識別解鎖的共通缺點,,是臉部和指紋等生理特征很難改變,因此一旦被破解,很難像密碼一樣說改就改,?!斑B線”的文章稱,臉部識別系統(tǒng)安全與否,,還與使用情境有關,。對大部分人而言,小偷偷走手機后試圖破解密碼時,,臉部識別就相對安全,因為小偷很難再拿著手機到受害人面前,,掃描他們的臉解鎖,。不過,對身份敏感的人來說,,一旦被綁架或拘留,,很有可能被強迫解鎖。對此,,蘋果也有特別設計,,手機擁有者必須睜開眼睛直視屏幕才能解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