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大選,,基民盟的競選口號也貫徹了這一風格:“為了一個我們熱愛且生活美好的德國”,。沒有煽情語言,,沒有宏偉目標,卻切中百姓所需,。它提醒選民國家在默克爾領導下經(jīng)濟繁榮,、社會穩(wěn)定的現(xiàn)實,同時傳遞清晰信息:“想繼續(xù)過好日子,,就選我們,。”
陳壯鷹說,,默克爾的另一個特點是“后動”,擅長聽取別人的意見,,會讓各方陳盡理由后擇善從之,。這與其前任施羅德的風格形成鮮明對比。在政策選擇方面,,她并不拘囿于意識形態(tài),。在她的領導下,基民盟這個中右翼政黨變得有些“左翼化”,。
社民黨總理施羅德在任時努力推動“2010議程”,,意在削減福利和勞工保護,增強市場調(diào)節(jié)機制,,提升經(jīng)濟活力,。默克爾擔任反對黨領袖時對此大加鞭撻,并利用民眾的不滿擊敗施羅德,??伤吓_后,采納了不少“2010議程”中的措施,,德國經(jīng)濟進入高速發(fā)展軌道,。她后來也承認是沾了施羅德政策的光。
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之后,,默克爾政府宣布放棄核能開發(fā),,全面轉(zhuǎn)向綠色可再生能源,,這本是綠黨的主要主張;她取消義務兵役制,,這是自由民主黨的目標,;她提高育兒補助,這是社民黨的承諾,。
當社民黨推出馬丁·舒爾茨參選時,,德國不少選民眼前一亮,基民盟選情一度下滑,,但很快過了那股新鮮勁兒,,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和默克爾相比,,舒爾茨既無過硬的從政資歷,,其競選承諾也沒什么是前者不能做到的。
【“默大媽”的政治手段】
“媽媽”并不總是慈祥,,默克爾在政治叢林中的生存手段絕非一般,。
陳壯鷹舉例說,1999年,,時任基民盟榮譽主席科爾卷入政治獻金丑聞時,,作為基民盟秘書長的默克爾在《法拉克福匯報》發(fā)表署名文章,呼呼基民盟學會“獨立行走”,。此舉既與政治導師科爾劃清界限,,又打擊了時任基民盟主席朔伊布勒和人氣正旺的黑森州州長科赫。這三人先后辭職,,默克爾就任基民盟主席,,開啟問鼎總理寶座之旅。
有好事者統(tǒng)計,,默克爾加入基民盟以來,,倒在她前進路上的同黨男性政治家已超過十人,包括因博士論文抄襲丑聞出局的前國防部長古滕貝格,、因以權(quán)謀私丑聞下臺的前總統(tǒng)武爾夫,,兩者當時均為上升中的政治新星。社民黨前黨魁施泰因邁爾曾是默克爾最危險的競爭對手,,民意支持率與她不相上下,,默克爾說服黨內(nèi)反對派,共同推舉他擔任聯(lián)邦總統(tǒng),,既給足面子,,又消除大患,皆大歡喜,。
另一方面,,陳壯鷹指出,,基民盟及其姊妹黨組成的聯(lián)盟黨根本無可選擇,因為默克爾從未著力培養(yǎng)黨內(nèi)后備接替人選,。默克爾去年11月宣布參選時說:她一度考慮放棄競選連任,,但黨內(nèi)朋友們紛紛打電話勸她參選,因為“沒有人能代替你”,,她義不容辭,。
德國總理執(zhí)政紀錄是科爾創(chuàng)下的16年。哪怕9月大選真飛出“黑天鵝”,,當前德國政壇上,,有資格挑戰(zhàn)這個紀錄的,除去默克爾也再無旁人了,。(沈敏)(新華社專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