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歐洲歷來有“歐洲的德國”還是“德國的歐洲”這一疑問,。鄭春榮告訴新華社記者,,默克爾執(zhí)政以來德國的一枝獨秀,引發(fā)歐盟內部對德國“重拾霸權”的疑慮,,甚至組建小集團抵制德國的領導,。例如,,在難民問題上,有匈牙利,、捷克,、波蘭和斯洛伐克等4個東歐國家組成“維謝格拉德集團”;在財政問題上則有南歐國家集團,。
“其他國家期望德國出錢相助,卻不希望德國對自己發(fā)號施令,。這便是德國如今在歐盟內面臨的領導力困境,,”鄭春榮說。
德國也有“重振德法軸心”的需求,。德國在歐盟歷次危機的應對中,,始終尋求先與法國達成共識,但由于法國國力相對衰弱,,無法起到平衡德國力量的角色,,僅僅是德國的“追隨者”,甚至有時還與德國公開唱對臺戲,,例如聯(lián)合南歐國家反對德國的財政緊縮政策,。
默克爾進入第四個任期后,從綜合實力看,,德國將依然是歐盟內最重要的領導國家,。但是,由于默克爾所在的基民盟/基社盟得票率下降,,議會內還受到新崛起的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掣肘,,因此,新政府推行其歐洲政策的國內條件變差,,在這種情況下,,默克爾更需要與法國攜手推動歐盟改革。
鄭春榮認為,,因此,,默克爾在可行的范圍里,需要呼應和支持馬克龍的改革和建議,,真正實現(xiàn)“德法雙核”推進歐洲一體化,,這最終也符合德國的利益,因為德國從一體化中獲益最多,。同時,,德國也會尋求其他聯(lián)盟與平臺,來整合歐盟各方利益,,例如德法意西四國機制,、或者德法波之間的“魏瑪三角”機制,。
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春春認為,2008年金融危機及其之后的歐債危機,,暴露出歐盟許多結構性問題:比如有統(tǒng)一貨幣歐元,,卻無統(tǒng)一財政政策,無法給前者發(fā)展提供足夠的支撐,。很多經濟學家認為,,這是導致歐盟內部經濟發(fā)展不均日趨嚴重的主要原因。馬克龍?zhí)岢鲈O置歐盟財政部長和歐元區(qū)統(tǒng)一預算機制,,應該會受到法國和德國堅定“歐洲主義者”的積極回應,。
本報北京3月28日電 (陶紫東)28日下午,,德國駐華大使葛策訪問北京大學,,并發(fā)表題為《展望改革開放第五個十年的德中關系》的主旨演講。此次演講是“大學堂·北大講壇”之“中外大使系列”第一講
德國絕殺荷蘭 歐預賽小組賽第2輪迎來一場重頭戲,,荷蘭坐鎮(zhèn)主場迎戰(zhàn)德國,。上半場薩內格納布里分別建功,下半場德利赫特德佩先后進球為荷蘭扳平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