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尼日利亞宗蓋魯水電站1月12日電 通訊:在那遙遠的地方——探訪尼日利亞宗蓋魯水電站項目營地
新華社記者張保平
“我們不怕吃苦,,在這里工作是難得的人生歷練機會,。我們響應祖國號召,扎根萬里之外的非洲,,為‘一帶一路’建設和人生增添光彩,。”在尼日利亞宗蓋魯水電站項目營地,,“90后”工程師毛智強談起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狀態(tài),,滿意地說。
宗蓋魯水電站位于尼日利亞中部尼日爾州,,橫跨卡杜納河,,是這個西非國家最大的在建水電項目。水電站所處的宗蓋魯鎮(zhèn)距阿布賈大約200多公里,。這里,,曾經人煙稀少,然而自從中國水電建設者到來后,,這座小鎮(zhèn)日益展現出勃勃生機,。
宗蓋魯水電站由中國電力工程有限公司和中國水利水電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承建,裝機容量700兆瓦,,年均發(fā)電26.4億千瓦時,。對飽受“電荒”之苦的尼日利亞而言,水電站建成后可在改善電力供應,、推動經濟發(fā)展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
2013年5月,,水電站項目正式開工。2016年12月,,項目成功完成大江截流,。按照現有進度,水電站將于2020年9月正式投入運行,。項目順利推進的背后,,中國水電建設者們的辛勤汗水,灑在這片西非大地,,灑進卡杜納河中,。
施工條件艱苦、建筑材料短缺,、傳染疾病肆虐,、惡性犯罪高發(fā)……這些因素,都曾在項目推進過程中考驗建設者們的決心和勇氣,。
2014年,,宗蓋魯地區(qū)瘧疾盛行,員工患病率達36%,。醫(yī)生歐清和火線馳援,,在營地一待便是4年。他與其他醫(yī)務人員一道,,不分晝夜為員工治病排疾,,為大家注入堅持下去的正能量。說起自己的感受,,老歐說:“再苦再累,,無怨無悔!”
項目營地一隅,,時??梢娪袉T工料理種在地上的魚腥草。記者了解到,,這是一些員工為解思鄉(xiāng)之苦而專門種下的家鄉(xiāng)魚腥草,。事實上,不少員工都面臨著“上有老,、下有小”的困難,。在萬里之外打拼事業(yè),孰能不牽掛,、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
談到幾年來自己和同事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經歷的挫折以及收獲的喜悅,項目機電管理部主任雷鳴感慨萬千,。他說,,我們所有的付出就是為了把中國企業(yè)的國際化風范、規(guī)范化管理,、先進的施工經驗展現給當地政府和民眾,,讓他們相信我們有能力將這個項目建成優(yōu)質工程,,相信我們是為了造福這一方土地而來,。
“我們中國企業(yè)和以前西方國家的企業(yè)不同,我們來到尼日利亞不是掠奪他們的資源,、也不是壓榨他們的勞動價值,,我們建設水電站,是給這個缺乏電力的國家送來光明,,而光明不僅僅要照進他們的房間,,還要照進他們的心里?!?/p>
蘇萊曼·加拉迪馬是宗蓋魯鎮(zhèn)一位負責調解民眾糾紛的酋長,。他說,中國水電建設者的到來改變了這里的民生狀態(tài),?!八麄兎浅S押茫袷胤?、重信守諾,,幫助我們改善生活,我相信我們國家一定會從項目中獲得很多實實在在的好處,?!?/p>
在基礎處理項目部擔任工程師助理的加布里埃爾·吉迪恩說,宗蓋魯水電站項目給當地帶來很多就業(yè)機會,,很多農民通過接受中方工作人員培訓,,得以在工作實踐中操作機械設備,學習工業(yè)技術,,從而掌握一技之長,,命運也因此發(fā)生改變。
宗蓋魯水電站竣工后,,中國水電建設者將奔赴尼日利亞東部蒙貝拉水電站項目基地,,開辟新的作業(yè)區(qū)。一程山水一程歌,。在遙遠的非洲大地,,有這樣一群勞動者。他們是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工程隊、是中非友好的播種機,。他們,,永遠在路上。
這是5月17日在老撾南部阿速坡省拍攝的南公1水電站效果圖(左)和施工現場,。老撾南公1水電站項目位于南部阿速坡省南公河下游,是以發(fā)電為主,,兼顧防洪,、灌溉的水電樞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