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客“假裝在聽”
雖然抗議聲浪在國會山上可以聽得一清二楚,,但國會并未做出回應。因為國會24日開始休會,,議員們也都回到各自選區(qū),。而在賓夕法尼亞大街的另一頭,白宮主人特朗普也早已飛往南方去打高爾夫球,。
國會剛剛通過2018財年政府預算,,其中并無太多真正能夠改變槍支問題現(xiàn)狀的內(nèi)容。美國輿論普遍認為,,至少在今年10月之前,,國會不會再觸碰控槍立法。
親歷了帕克蘭校園槍擊案的學生德萊尼·塔爾在演講時譴責政客們忽視學生的聲音,,或者僅僅是“假裝在聽”,。
塔爾所說的“假裝在聽”,指的是美國政府在輿論壓力下采取的一些象征性舉措,。例如,,佛羅里達州立法將購槍者最低年齡由18歲提升至21歲。美國司法部也擬在全國范圍內(nèi)禁止“撞火槍托”的售賣,,因為這一部件可以讓一支半自動步槍達到接近自動步槍的射速,。此外,,美國國會也在剛剛通過的預算案中加入了關(guān)于校園安保和設立購槍者背景審查數(shù)據(jù)庫的撥款。
但在控槍人士看來,,有些舉措不僅沒有涉及問題的根本,,反而有可能是讓情況變得更糟的“餿點子”。
比如,,佛羅里達州政府在帕克蘭校園槍擊案發(fā)生后允許接受過培訓的教職工在校園中持槍,,而特朗普也曾公開表態(tài)稱這是個好辦法,“可以威懾那些圖謀不軌的人”,。但不少抗議者都認為這個主意違背常識,,因為更多的槍支只會讓校園更危險,而不是更安全,。
希望或在未來
分析人士指出,,政客們的冷漠是有原因的。根據(jù)以往經(jīng)驗,,擁槍派在選舉中的投票熱情往往高于控槍派,,一個支持控槍的候選人或許不能獲得太多支持票,并會遭受擁槍派選民的激烈抵制,。
但是,,愈演愈烈的抗議行動似乎在松動這一土壤,因為參與示威的不少學生都將在幾年內(nèi)成年并獲得投票權(quán),,他們或?qū)⒊蔀槲磥碜笥铱貥屪h題的主力,。
美國媒體最近一項民調(diào)顯示,美國有69%的成年人認為應該立法限制槍支使用,,比2013年的55%和2016年的61%有明顯增加,。
有些專家預計,隨著年青一代逐漸成為美國社會越來越重要的一股政治力量,,槍支問題的拐點終將到來,。不過,這一天或許還要等上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