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國家多元文化電視臺3月27日報道說,,澳大利亞國家板球隊教練達倫·萊曼將辭職并立即生效,。
從上周末起,澳大利亞板球隊被輿論推上風口浪尖,。24日,,正在南非開普敦與南非隊展開系列對抗賽的澳男子板球隊,在比賽中被裁判發(fā)現(xiàn)作弊,。電視直播畫面顯示,,比賽中澳大利亞隊的擊球手班克羅夫特試圖用膠帶粘上沙粒打磨板球,然后將膠帶藏在褲子里,。在確鑿的證據(jù)面前,,澳板球隊只好承認了作弊行為,,并稱是隊長史密斯和“資深球員”集體合謀的結果。
摩擦板球會讓表面變粗糙,,增加對方擊球手擊中的難度,,屬規(guī)則明令禁止的作弊行為。事件發(fā)生后,,國際板球聯(lián)盟對史密斯和班克羅夫特暫時各處禁賽一場,,后續(xù)調(diào)查仍在進行中。澳板球協(xié)會將隊長和副隊長停職,,并表示將展開獨立調(diào)查,,決定是否追加后續(xù)處罰。澳大利亞板球協(xié)會首席運營官薩特蘭形容該事件是澳板球史上“令人悲傷的一天”,。
板球起源于英國,,一向以“紳士運動”著稱。在澳大利亞,,板球更是被譽為“國球”,,是該國體育精神的象征。1882年,,澳大利亞板球隊在英聯(lián)邦板球大賽中首次打敗了英國隊,,被認為給當時尚未獨立的澳大利亞帶來了“作為獨立國家意識的覺醒”。因此,,澳大利亞人對板球始終有著特殊情結,,隊員享有很高的社會地位。
國家板球隊在國外作弊被抓現(xiàn)行的消息很快傳到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表示震驚和失望,,他說,“板球隊員一直是國家的楷模,,這一事件令人難以置信”,。對于普通澳大利亞球迷來說,這個消息無異于晴天霹靂,。接連數(shù)日,,“無恥”“騙子”等詞匯充斥各大媒體。
與此同時,,澳大利亞板球隊作弊的丑聞迅速傳遍世界,,英國廣播公司、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等國際主流媒體都進行了連續(xù)跟蹤報道,,甚至將其作為頭條滾動播出,。
實際上,為了贏得比賽而不擇手段在有澳大利亞人參加的國際賽事中屢見不鮮,,澳大利亞隊員常常因為不尊重對方被指責“缺乏風度和體育精神”,。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澳大利亞游泳選手霍頓賽前突然無端指責中國運動員孫楊是“嗑藥騙子”就是典型的例證。賽后,,霍頓承認這是種心理戰(zhàn)術,,他是為了給自己增加勝算而故意用語言激怒孫楊,該事件引發(fā)中國媒體和民眾的強烈不滿,。據(jù)悉,經(jīng)常與澳大利亞進行各種體育比賽的新西蘭人對澳大利亞的體育文化也頗有微詞,。
《悉尼先驅(qū)晨報》在報道中認為,,此次澳大利亞板球隊公然作弊把“為了贏而不計代價”的丑陋文化推向了一個新高度。尊重規(guī)則,、尊重對手是最起碼的體育精神,,否則贏得了比賽卻失去了聲譽,得不償失,。
(本報堪培拉3月27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