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英國牛津4月30日電(記者桂濤)英國牛津大學和重慶圖書館主辦的“共度時艱:倫敦·重慶大轟炸”展覽4月30日在牛津大學開幕,,以紀念兩座城市的人民在二戰(zhàn)期間遭法西斯國家轟炸時表現(xiàn)出的不屈精神。
在牛津大學中國中心展出的73張歷史圖片中,,部分圖片是首次公開,。
牛津大學中國中心主任、中國現(xiàn)代史教授拉納·米特在開幕式致辭中說,,此次展覽的目的是展現(xiàn)倫敦與重慶作為同盟國一部分遭受大轟炸的情景,,講述這段二戰(zhàn)時的悲劇故事,。
展覽策展人、牛津大學中國中心研究員聶紅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二戰(zhàn)期間,,倫敦與重慶遭到法西斯國家的轟炸,遭受巨大損失,,兩座城市的人民都表現(xiàn)出了頑強的斗志,。這次展覽就是為了紀念這些不屈的人民。
重慶圖書館副館長張波說,,參展圖片除展示當時兩座城市遭受轟炸的情景外,,更是要讓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了解并銘記那段歷史,。
展覽在英國的展期為一個月,,之后將移至重慶繼續(xù)展覽。
從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侵華日軍對重慶及其周邊城市商業(yè)區(qū),、平民聚居區(qū)實施了6年零10個月的狂轟濫炸,史稱“重慶大轟炸”,。轟炸造成重慶32000余人直接傷亡,、6600余人間接傷亡,房屋損毀11814棟,、21295間,,財產(chǎn)損失約合100億法幣(當時國民政府貨幣)。
倫敦是二戰(zhàn)中遭受納粹德國轟炸最為嚴重的城市之一,,在轟炸中死亡的市民超過4萬人,,大量建筑被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