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盧旺達基加利郊區(qū),,當?shù)貑T工在一家服裝廠工作,,這里生產(chǎn)的服裝主要銷往美國市場。
本報記者 李志偉攝
核心閱讀
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正在給全球經(jīng)濟造成負面影響,非洲中部的盧旺達也深受其害,。不久前,,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表示,將暫停盧旺達享受《非洲增長與機遇法案》的資格,,這意味著后者將無法享受向美國出口商品免稅的待遇,,原因是盧旺達2017年大幅提高了進口二手衣服的關稅,這對美國二手衣服出口造成影響,。美國如取消關稅優(yōu)惠,,將對東非正在發(fā)展中的服裝制造業(yè)帶來巨大沖擊。
剛起步的盧旺達服裝制造業(yè)可能遭扼殺
在東非,,二手衣服充斥市場,。肯尼亞人稱之為“米土姆巴”,,盧旺達人稱之為“查瓜”,,贊比亞人叫它“薩勞拉”,。這些名詞都指的是一樣東西,,便是西方人淘汰的二手衣服。這些廢舊的衣服不但無益于健康,,更摧毀了東非的服裝制造業(yè),。
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東非共同體肯尼亞,、坦桑尼亞,、烏干達、盧旺達等國自2017年3月開始對進口二手服裝增加關稅,。在盧旺達,,每公斤二手衣服關稅從此前的0.2美元增長至2.5美元。
這一決定招致美國的反擊,。美國威脅將這4個國家從《非洲增長與機遇法案》中除名,。肯尼亞,、坦桑尼亞,、烏干達被迫取消了針對二手衣服加收關稅的決定。但是,,盧旺達并沒有妥協(xié),。為此,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表示,,將在60日內取消盧旺達享受對美出口商品免稅的資格,。
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可能扼殺盧旺達正在起步的服裝制造業(yè)。
近日,記者來到盧旺達首都基加利郊區(qū)的C&H服裝廠,,這里雇用了1500名盧旺達工人,。車間里,工人們正在緊張地生產(chǎn),。一件件衣服最終裝箱,,等待出口到歐美市場。盧旺達政府向這一工廠頒發(fā)了許多獎項,,激勵其成為撬動“盧旺達制造”的杠桿,。盧旺達將中國投資者運營的這家服裝廠看做“明星企業(yè)”,今年計劃再引進50家類似企業(yè),。盧旺達政府還計劃興建8個工業(yè)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