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6月11日電(記者周舟)11日發(fā)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的一項研究顯示,,隨著氣溫上升,,到本世紀末,全球玉米主產區(qū)同時歉收的可能性會大幅增加,。
據(jù)這項由美國華盛頓大學領銜的研究顯示,,美國、巴西,、阿根廷和烏克蘭是全球玉米主要出口國,,占全球玉米出口量的87%。目前,,4個玉米主要出口國一年內同時歉收(產量比常年降低一成)的概率幾乎為零,。但研究預測,如各國實現(xiàn)減排目標,,即在本世紀末將全球表面平均溫度增長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上述4國同年玉米歉收的風險會增加到7%;如果溫室氣體排放繼續(xù)增長,,地球表面平均氣溫在21世紀末將會升高4攝氏度,,這種風險則會增加到86%。
研究顯示,,溫度升高將嚴重影響美國東南部,、東歐和非洲次撒哈拉地區(qū)的玉米平均產量,并增加美國等主要出口國的玉米產量波動性,。
華盛頓大學大氣科學教授戴維·巴蒂斯蒂說,,即使樂觀估計,到本世紀中葉,,美國玉米產量兩年間的產量波動性也會增加一倍,,其他主要玉米出口國的情況也一樣。
研究人員表示,農作物產量的變化是國際市場食品價格的重要決定因素,,對食品安全和貧困消費者購買力有很大影響,。
近日,一份由貴州凱里市舟溪村下發(fā)《調整玉米種植結構通知》在網(wǎng)上熱傳,。通知規(guī)定,,禁止在村內多處地方種植玉米,若被通報或處罰將免去三年的合作醫(yī)療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