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1月12日電 國際觀察:史上最長“停擺”折射美國政治制度失靈
新華社記者 劉陽 徐劍梅 孫丁
美國聯邦政府部分機構關門12日進入第22天,,創(chuàng)下史上最長“停擺”紀錄。盡管美國國內不滿聲音巨大,,但白宮與民主黨之間的分歧仍沒有縮小的跡象,。
分析人士認為,導致此次“停擺”危機的直接原因是共和,、民主兩黨在美國與墨西哥邊境隔離墻議題上爭執(zhí)不下,,但深層次原因是美國政治和社會日益撕裂,各種矛盾越來越難以調和,。
黨爭惡化
到底要不要建邊境墻,?建墻要花多少錢?由于美國白宮和國會民主黨人在這些問題上分歧嚴重,,各方未能就撥款法案達成一致,,導致約四分之一的美國聯邦政府機構從去年12月22日凌晨開始“停擺”,約80萬聯邦政府雇員被迫無薪工作或強制休假,。據白宮此前估計,,聯邦政府現在每“停擺”一周,美國經濟就會損失約12億美元,。
據美國媒體統計,,自1976年以來,美國聯邦政府曾先后21次“停擺”,,此前的最長紀錄是克林頓執(zhí)政時期創(chuàng)下的21天,,從1995年底持續(xù)到1996年初。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民主黨人在邊境墻問題上一直分歧嚴重,。建墻是特朗普競選總統時的核心承諾之一,,也被視為他謀求連任的重要政治籌碼。他認為邊境墻對遏制非法入境,、打擊人口販賣和毒品走私等至關重要,,但民主黨指責邊境墻低效、多余且昂貴,,是特朗普的“政治噱頭”,,呼吁用無人機,、傳感器等科技手段加強邊境安全。
從深層次看,,此次聯邦政府“停擺”創(chuàng)下史上最長紀錄,,反映出美國政治和社會不斷撕裂的趨勢。有美國學者指出,,近年來,,共和、民主兩黨圍繞醫(yī)保,、移民,、控槍等議題針鋒相對、共識難求,,而政府“停擺”是美國黨爭惡化的極端表現,,是美國政治制度失靈的結果,也是美國國家治理困境的縮影,。
由于擔心美元結算可能帶來的政治和貨幣風險,,歐盟近日正式發(fā)出行動倡議,,建議在經濟戰(zhàn)略部門積極使用歐元。倡議尤其提到了在國際能源交易中更多使用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