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喀布爾5月13日電 通訊:用文明的力量守護文明——阿富汗珍寶在華巡展記
新華社記者陳鑫 鄒德路
“文化在,則國家存,?!闭谇迦A大學藝術(shù)博物館舉辦的阿富汗國家寶藏展入口處,,模擬阿富汗國家博物館入口建筑造型的展板上寫著這樣兩行英文。
展廳內(nèi),,231件(套)阿富汗國寶級文物閃現(xiàn)出各種光澤,。黃金王冠、寶石吊墜,、青銅塑像,、牙刻壁飾、玻璃彩皿……令人目不暇接,,其原料,、造型、工藝則體現(xiàn)著希臘文明,、波斯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華文明等不同時代諸多文明的特征,。阿富汗被稱為“東西方文明的十字路口”,在這批國寶身上得到完美體現(xiàn),。
展覽總策劃,、清華大學藝術(shù)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告訴新華社記者,本次展覽是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系列活動“亞洲文明聯(lián)展”的分展,,突出學術(shù)性是其最大特色,。清華大學藝術(shù)博物館在短短兩個多月時間內(nèi),對這批文物的歷史脈絡和文化內(nèi)涵進行深入挖掘梳理,,用700多幅圖和上萬字的說明闡釋其承載的文化信息,,讓觀眾更好了解東西方文明在古代阿富汗交流碰撞、交織融合的歷史,。
2017年3月,,這批來自阿富汗國家博物館的珍寶首次亮相中國,最早在故宮博物院展出,,展覽主題為“浴火重光”,,寓意這批國寶歷經(jīng)阿富汗戰(zhàn)爭和國家動蕩等考驗后浴火重生、再現(xiàn)光彩,。此后至今,,這批珍貴文物先后在中國的敦煌、成都,、鄭州,、深圳、長沙等地博物館“接力”展出,在清華大學已經(jīng)是第七站,。
阿富汗國家博物館首席策展人阿伊努丁·賽達喀特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231件(套)館藏品代表了巴克特里亞王國和貴霜帝國等時期的珍貴文物。2017年,,他親自護送這批藏寶前往故宮博物院,。在故宮展出期間,每天有8000多名觀眾前來參觀,,領略阿富汗的歷史和文化,。在欣賞珍寶的同時,觀眾也為它們在戰(zhàn)亂中顛沛流離的命運和守護者的堅持而唏噓感佩,。
阿富汗大支爾格會議3日呼吁阿富汗塔利班與政府之間實現(xiàn)“永久?;稹?。 總統(tǒng)阿什拉夫·加尼宣布,政府方面愿意有條件?;?,將為顯示善意而釋放175名塔利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