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東京5月13日電 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等機構(gòu)研究人員13日宣布,,他們成功解讀了日本古代繩文人的遺傳信息,,并推斷繩文人和中國漢族擁有共同祖先,。
繩文人是指約1.6萬年前至約3000年前生活在日本列島上的古人,,因制作繩文圖案的陶器而得名,。此前日本有研究顯示,現(xiàn)代日本人的基因組約有15%來自繩文人,。
據(jù)日本時事社等媒體報道,,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領銜的研究小組解析了一名生活在3500年至3800年前的女性繩文人遺骸的基因信息。這具遺骸發(fā)掘于日本北海道的一處船舶遺跡中,,研究小組從其牙齒中采集了脫氧核糖核酸(DNA),,并實現(xiàn)了和現(xiàn)代人骨骼幾乎同等精度的基因組解讀。
研究人員推斷,,繩文人祖先大約從3.8萬年至1.8萬年前從亞洲大陸來到日本,,與中國漢族有著共同祖先。繩文人以比較小的群體過著狩獵采集生活,。從這名女性繩文人遺骸的遺傳信息等可以判斷,,她具有較強的酒精耐受性,能適應高脂肪的飲食生活,。
相關(guān)論文近期將發(fā)表在日本人類學會的專業(yè)雜志上,。
“令和”出自日本古典《萬葉集》。萬葉集是日本最早的詩歌總集,,相當于中國的《詩經(jīng)》,。所收詩歌來自4世紀至8世紀中葉的長短和歌,成書年代和編者,,歷來眾說紛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