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蘭巴托7月12日電 通訊:文化交流成為中蒙友誼的堅固橋梁
新華社記者阿斯鋼 勿日汗 于嘉
“已經(jīng)湊齊中國的四大古典名著了!”蒙通社副社長巴特包勒德不久前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出這樣一條消息,,引來眾多粉絲和讀書人發(fā)來羨慕的評論和各種咨詢,。“從哪里能買到這些書?”“你是幸運的讀書人,!”“還是《西游記》更有意思,!”……
中國的四大古典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在蒙古國已全部翻譯出版。近年來,,蒙古國讀者對中國文學作品充滿興趣,,對中國文學作品的品評也屢現(xiàn)媒體,。不少有影響力的網(wǎng)站和報紙開辟專欄連載中國文學作品,,還有廣播電臺連播中國文學作品,。
在烏蘭巴托街頭的大小書店里,,全新翻譯的中國文學作品不時映入記者眼簾,,除了《論語》《道德經(jīng)》等經(jīng)典作品,,還有當代作家莫言的《生死疲勞》,、余華的《活著》等,。2018年初翻譯出版的《活著》,,在蒙古國暢銷書排行榜外國文學作品項里一直占據(jù)重要位置。
“近5年來,,中蒙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可謂遍地開花,,有力促進了兩國民心相通,成為中蒙友誼的堅固橋梁,?!睘跆m巴托中國文化中心副主任哈斯巴根告訴記者。
讓蒙古國青年翻譯家娜木恩達麗最為自豪的事情,,是自己參與翻譯的中國影視劇源源不斷地出現(xiàn)在蒙古國的電視屏幕上,,并受到人們追捧。
“小時候,,我經(jīng)常追看韓劇,,現(xiàn)在,我自己參與翻譯的中國影視劇吸引眾多觀眾,,感覺特別好,。”娜木恩達麗曾在中國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留學,,畢業(yè)回國后在中國影視劇喀爾喀蒙古語譯制中心擔任專職翻譯,。
“中國劇熱”在蒙古國初露端倪,中國電視連續(xù)劇《大丈夫》刷新了外國影視劇在蒙古國收視紀錄,,《北京愛情故事》等劇目重播10次以上,。
“‘中國劇熱’來之不易?!敝袊耙晞】柨γ晒耪Z譯制中心負責人阿古拉告訴記者,,最初因為不了解中國影視劇,2014年以前沒有電視臺愿意提供播放平臺,譯制中心只好自己租電視頻道播放譯制完的電視劇,。沒過多久,中國影視劇的知名度迅速提升,,很多電視臺主動上門尋求合作,。如今,這家譯制中心與蒙古國24家電視臺建立合作,,已播出30部,、1346集電視劇。
烏蘭巴托市民巴德瑪認為,,中國影視劇之所以受到蒙古國觀眾青睞,,一方面是劇情貼近現(xiàn)實生活,另一方面是譯制質量高,。她說,,中國影視劇充滿正能量,蒙古國社會需要更多這樣的作品,。
中國經(jīng)典話劇也被翻譯成蒙古語在蒙古國演出,,受到觀眾歡迎。近日,,由蒙古國藝術家演繹的中國經(jīng)典話劇《日出》在蒙古國國家話劇院連續(xù)演出4場,,引起轟動。此前,,中國劇作家曹禺的話劇《雷雨》《原野》也在蒙古國成功上演,,《曹禺劇作集》也被翻譯成蒙古文出版。
蒙古國著名漢學家其米德策耶告訴記者,,隨著蒙中文化交流的深入,,蒙古國中蒙文翻譯家隊伍日益壯大,涌現(xiàn)出一批年輕有為的翻譯家,,他們致力于將中國文化展示給蒙古國民眾,。
“在當下的中蒙人文交流活動中,出現(xiàn)了更多中國內地省份和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交流活動也走出烏蘭巴托,拓展到更遙遠的省份,,讓更多蒙古國民眾有機會了解更多元的中國,。”中國駐蒙古國大使館文化參贊李薇說,。
新華社烏蘭巴托4月25日電(記者阿斯鋼)以“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市遭受強烈地震”為主題的地震防災演習25日在烏蘭巴托舉行。蒙古國緊急情況總局提供的數(shù)據(jù)顯示,,近50萬居民參與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