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中國人民的高度配合。中國老百姓是很具有集體主義精神的,,不像西方普通民眾那樣比較松散自由,。所以,我們看到,,武漢“封城”和某些西方國家“封城”后的效果是不一樣的,。中國民眾普遍更加自覺自律,更加配合政府,。世衛(wèi)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就說,,中國抗疫取得成果應歸功于中國政府的領導以及人民的配合,“如果沒有來自政府的堅定承諾,,沒有(人民)強有力的配合,,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
一些國家錯失防控“時間窗口”,同政治角力有很大關系
問:對于中國抗擊疫情為世界爭取到的“時間窗口”,,西方一些國家表現(xiàn)不盡如人意,。您怎么評價這些西方國家抗擊疫情的表現(xiàn),這背后有怎樣的政治體制運轉邏輯,?
鄭永年:西方媒體和政治人物早期批評中國的那些話,,現(xiàn)在完全可以用來批評他們自己的政府。西方一些國家比如美國,,明明看到中國疫情蔓延的局勢,,卻仍然慢半拍,這和他們的政治體制有很大關系,。特朗普政府應對疫情的策略,,背后有選舉的考量,兩黨斗爭的考量,,還有國會里復雜的角力等,。
政治上較勁,又摻雜部分政客政治利益的得失在里面,,政府在面對危機時就很容易拖延、行動緩慢,。美國實行聯(lián)邦制,,州政府也是主權政府,因此聯(lián)邦政府在跨州協(xié)調(diào)能力上往往力不從心,,很難一下子推出有效的政策措施,。而中國很不一樣,我們看到,,疫情暴發(fā)以后,,中國政府是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采取的措施是果斷堅決的,。
行動遲緩,,部分也和西方國家的國民性、公共衛(wèi)生資源儲備和生產(chǎn)能力有關系,。一些國家檢測試劑,、口罩、防護服等儲備明顯不夠,,為了避免社會恐慌,,只能對疫情“輕描淡寫”,最終導致拖延,。
13國61位藝術家接力“Stay strong!We are with you,,China,!”“請接受來自蘇格蘭的絕對支持和愛心!疫情會過去,,一定能戰(zhàn)勝,,我們迫不及待想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