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正在起變化,,一個小小的火星自美國起燃,,在世界各地引起了爆炸般的連鎖反應。爆炸過程中,,它以精準的速度回到歷史事件的原點——英國,,點燃了埋藏在這里長達3個世紀的引信。作為跨大西洋販奴貿易的主要發(fā)起者,,英國應該為美國當今的種族歧視和不平等負起一定的歷史責任,。
本周日(6月7日),在英國議會廣場上,,兩座相距不遠的偉人雕像遭遇了不同的對待,,一座是南非第一任非裔總統(tǒng)、舉半生之力廢除南非種族隔離制,、曾經被英國情報部門標記為恐怖分子頭目的納爾遜·曼德拉,,反種族歧視抗議者在他的手上放置了一個紙板做的標語,上面寫著:黑人的命也是命,。
在這座雕塑前方50米處,,離英國議會大廈更近的地方,英國的戰(zhàn)時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塑像則遭遇到羞辱,??棺h者在基座上寫著“種族主義者”,還有人冒險爬到雕塑上,,手舉同樣的抗議標語,,讓參加過許多殖民地戰(zhàn)爭的丘吉爾看著眼前的景象:在限制令尚未完全解除的情況下,數(shù)千名抗議者完全顧不上保持安全距離,,在他的眼皮底下,,抗議非裔居民在美國以及英國遭受的系統(tǒng)性和歷史性的壓迫。
有人為丘吉爾雕像遭到破壞感到氣憤,,英國的主流媒體在報道時暫時不敢置評,。
而同一天,最具標志性的事件發(fā)生在布里斯托,。
在英格蘭西南部的布里斯托,,當?shù)財?shù)千名抗議者以更激進、更反叛的姿態(tài),,扳倒了在這個城市占據中心位置的的歷史偶像愛德華·柯爾斯頓的雕像,。
愛德華·柯爾斯頓生于1636年,死于1721年,,他對故鄉(xiāng)布里斯托貢獻巨大,。布里斯托歷史上以奴隸貿易為名,而奴隸貿易的直接經手者就是這位柯爾斯頓。
加拿大最小的省——愛德華王子島省首府夏洛特敦市的市議會最近遇到了一個頭疼的事——到底要不要拆掉一座雕像,。為了這個事,,夏洛特敦市議會在6月16日晚上召開了特別會議專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