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澳大利亞兩國關系這兩年跌入谷底。為了解中國民眾對澳及中澳關系的看法,環(huán)球時報旗下環(huán)球輿情調查中心(“環(huán)球輿情”)與北京外國語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北外澳研”)近日合作開展首次專門針對中國和澳大利亞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受訪者對澳大利亞的好感度不高,超七成中國受訪者認為中澳關系為“比較重要”或“一般”,;近半中國受訪者認為美國是影響中澳關系的最大干擾因素。
本次中國問卷調查的執(zhí)行方為數(shù)字100市場調研公司,。北外澳研根據(jù)中澳關系中的核心議題和近期熱點問題,,并參照澳大利亞羅伊國際政策研究所民調中相關問題,完成調查問卷的擬制與互視分析,,形成本報告,。本次調查采用了基于大規(guī)模會員樣本庫的在線問卷調查方法,在6月11日至14日進行,共回收有效問卷2105份,,覆蓋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沈陽、武漢,、成都,、鄭州、青島,、昆明10個城市,。
本調查采用0-100分進行常規(guī)的好感度評價。調查顯示,,受訪者對澳大利亞的好感度平均分為65.3分,。結合環(huán)球輿情年度《中國人看世界調查》往年的結果來看,受訪者從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十個國家中選擇“最喜歡哪個國家”時,,澳大利亞自2010年起一直穩(wěn)定在十個國家中的第二至第四位,,2016、2017年出現(xiàn)明顯下跌,,分別降至第七,、并列第六位,2018年雖短暫回升,,2019年再次下降至第六,。根據(jù)2019年調查后至今雙邊關系的走勢,預計2020年的好感度會進一步下降,。
與此同時,,澳民眾對中國的好感度也自2019年出現(xiàn)顯著下降。羅伊研究所每年就澳民眾對其他國家的好感度得分(0-100分)進行持續(xù)追蹤調查,,結果顯示,,2019年澳民眾對中國的好感度為49分,為2006年羅伊首次提出該問題以來的最低值,。
當問及“在中國的對外關系中,,中澳關系有多重要”時,受訪者的回答集中于“比較重要”和“一般”(圖表1),。與此相對,,對于澳大利亞來說,中國和美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是其對外關系中的雙重點,,如何與兩個大國處理好關系是當前澳外交政策中的最大困境,。在2019年的羅伊民調中,,在被問及“澳大利亞政府在制定外交政策時,到底應優(yōu)先同美國還是中國維持/建立好關系,,盡管可能會使同另一方的關系受損,?”50%的受訪者認為應“優(yōu)先維持同美國的關系”,44%認為應“優(yōu)先與中國建立好關系”,??梢姡?018年至今,,澳大利亞盡管對戰(zhàn)略選擇進行了比較充分的討論,,但外交政策的困境仍未解決,且進一步出現(xiàn)分裂,。
在談及“對于中國來說,澳大利亞更意味著什么,?”時,,約2/3(66.8%)的中國受訪者認為澳大利亞“更多是經(jīng)濟伙伴”,但仍有約1/3的受訪者認為澳大利亞對于中國來說更多意味著“政治,、意識形態(tài)或軍事威脅”,。
澳大利亞多年來保有“中等強國”的自我認同,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積極游說多國開展所謂“獨立調查”時也多在此框架內討論,。但從中國民眾的認知來看,,對澳大利亞中等強國的身份、乃至國際關系中“中等強國”可發(fā)揮的作用和活動空間,,很大程度上并不認同,。受訪者中2/3認可“澳大利亞是中等強國”,但仍有20.6%認為“澳大利亞不是中等強國”,。
北外澳研教授韓鋒23日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關于“中等強國”的定義,學者也缺乏一致認同,,澳兩黨在這個定位上也是有區(qū)別的,,大致的共識是在超級大國和大國間起到平衡或建設性的作用。自二戰(zhàn)以來,,澳大利亞在國際問題上積極發(fā)聲,,APEC等區(qū)域性組織也是它的倡議。而中國民眾普遍認為,,作為美國在亞太地區(qū)非常倚重的盟友,,澳大利亞長期以來就是美國的“跟班”,其爭取發(fā)揮“中等強國”作用的獨立性受到質疑,。
在被問及是否同意“澳大利亞在經(jīng)濟上過于依賴中國”時,,43.2%的中國受訪者表示“同意”,,34.6%“不同意”,22.2%表示“兩者均不同意或沒看法”,。與之相比,,2019年羅伊年度民調結果顯示,74%的澳受訪者認同“澳在經(jīng)濟上過于依賴中國”,,24%的受訪者不贊同此說法,。
報告稱,對比來看,,澳大利亞民眾對澳經(jīng)濟上更依賴中國有比較清醒的認識,,但同時產(chǎn)生了關切和焦慮情緒,尤其是當議題涉及民生問題時,。例如,,據(jù)羅伊民調負責人解釋,對中國投資的焦慮情緒2018年出現(xiàn)大幅攀升,,應主要源于媒體對所謂中國買家在澳購買房地產(chǎn)報道所產(chǎn)生的擔憂,。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后,這一焦慮心理再次被“綁架”,,一些政客,、媒體和利益集團大肆炒作,宣揚經(jīng)濟上“多元化”,、甚至“與中國脫鉤”,。
韓鋒表示,中澳貿(mào)易經(jīng)過一段時間高速發(fā)展,,接近澳貿(mào)易總額的1/3,。中國是澳最大的貿(mào)易伙伴,同時也是澳貿(mào)易順差的重要來源,。貿(mào)易是雙方自愿的,,是市場決定的,也是雙方利益的需要,。貿(mào)易集中引起了一些澳受訪者的不安全感,,這是可以理解的。但這是雙邊關系發(fā)展中的問題,,在雙方共同努力下是可以處理好的,,前提是不要過分政治化。
當被問及“影響中澳關系的最大干擾因素是什么”(單選)時,,49.5%的中國受訪者認為是美國,,32.5%認為是“意識形態(tài)的差異”,還有13.7%指向澳國內政治因素,。調查還顯示,,超八成中國受訪者認為澳大利亞關于病毒起源的涉華言行“有偏見”,;過半中國受訪者對兩國關系回暖“不看好”或“不確定”。
韓鋒表示,,中澳關系在很多時候都是跟隨中美關系的風向標來走的,,中美關系好的時候,中澳關系大部分情況下也會好,,反之亦然?,F(xiàn)在討論最多的是中澳關系的“重新界定”,單純回到過去恐怕是很難了,。中澳都有人認為中澳關系會“觸底反彈”,,但這個谷底在哪兒,現(xiàn)在還不確定,。新冠疫情暴發(fā)后,,澳在對華關系上已經(jīng)在疫前錯誤的方向上進一步偏離。這不符合澳自身利益,,更不利于地區(qū)合力抗疫,。
留學和旅游是澳大利亞對華服務出口的第一、二大類別,,據(jù)澳大利亞政府統(tǒng)計,截至2019年底,,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占近76萬國際學生中的28%,;來自中國的游客占抵澳國際旅客的15%,但多為高價值游客,,消費金額占到國際旅客消費總額的27%,。本次調查中,在問及旅游目的地時,,受訪者從12個國家中進行單選,,選擇澳大利亞的占16.7%,在日本(17.6%)之后排第二,;受訪者同時從8個熱門留學目的地中單選出“最想去留學的國家”,,澳大利亞以16.5%居第一。但當被問及“在多大程度上會考慮留學/旅游目的地對中國的政策,、好感度及雙邊關系”時,,八成以上受訪者表示留學/旅游時“一定會或較多考慮”對華政策、好感度及雙邊關系,。
韓鋒表示,,從學制和教學質量上來說,澳大利亞教育有優(yōu)勢,,這也是為什么赴澳中國留學生增加較快的原因,。目前的關鍵是中澳關系什么時候能恢復,,以及澳國內的種族主義問題能不能控制住。澳高校是非常歡迎中國留學生的,,但澳政界已經(jīng)出現(xiàn)不同聲音,,未來有可能影響中國學生赴澳留學。
人民網(wǎng)悉尼2月11日電 春節(jié)期間,,大多中國留學生回國與家人團聚。2月1日澳大利亞臨時入境限制措施實施后,,許多留學生無法返澳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