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4月19日電(國際觀察)世界經濟增長面臨多重風險
新華社記者許緣熊茂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9日發(fā)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大幅下調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今年以來,,俄烏沖突爆發(fā),全球通脹壓力持續(xù)攀升,,多個經濟體加息導致全球金融環(huán)境收緊,,全球經濟復蘇面臨多重風險。
俄烏沖突持續(xù)發(fā)酵
IMF在《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2022年全球經濟將僅增長3.6%,,較1月預測值大幅下調0.8個百分點;2023年全球經濟將增長3.6%,,較此前預測值下調0.2個百分點,。
IMF指出,俄烏沖突是導致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顯著放緩的主要原因,,將進一步推高大宗商品價格,,加劇供應中斷和通貨膨脹,引發(fā)人道主義危機,。如果俄烏沖突停止后西方仍不取消對俄制裁并更廣泛打擊俄能源出口,,全球經濟增長可能進一步放緩,,通脹水平也會高于預期。
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近日表示,,俄烏沖突使全球經濟復蘇遭受巨大挫折,,其影響將導致143個經濟體今年的經濟增速預測值被下調,這些經濟體占全球經濟總量的86%,。同時,,俄烏沖突不僅增加數(shù)億家庭在收入下降和價格上升雙重夾擊下的生存成本,還將進一步加劇全球不平等,。
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經合組織)認為,,雖然俄羅斯和烏克蘭經濟在全球經濟中所占比重相對較小,但兩國經濟牽動全球約三分之一小麥出口,、五分之一天然氣出口,、十分之一石油出口以及鎳、鈀等重要制造業(yè)原料出口,。俄烏沖突不僅將引發(fā)兩國經濟陷入衰退,,歐洲經濟也將受到極大影響。同時,,大宗商品價格高企將拖累全球經濟復蘇,。
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在近日發(fā)布的報告中也大幅下調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報告認為,,影響全球經濟前景的因素包括新冠疫情反復帶來的沖擊,、俄烏沖突以及數(shù)十年未遇的高通脹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