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斯克城市景觀,。賴霍·布魯耶攝
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景色旖旎,、建筑恢弘,。坐落于斯維斯洛奇河畔的楊卡·庫帕拉國家文學博物館,,是白俄羅斯著名詩人、劇作家和翻譯家楊卡·庫帕拉的故居,,也是明斯克的一張“文化名片”,。
庫帕拉是20世紀白俄羅斯新文學奠基人之一,被譽為“民族復興的先知”和“人民詩人”,,他的作品凝聚著厚重的文化價值和抒情傳統(tǒng),,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校園內,,由中國雕塑家吳為山創(chuàng)作的庫帕拉像,,吸引著人們駐足欣賞、瞻仰,。在白俄羅斯國立模范劇院,,每年戲劇季的開幕演出都是庫帕拉的喜劇作品《巴普林卡》,也足見這位文學家在白俄羅斯民眾心中的重要位置,。
于苦難中釋放文學力量
庫帕拉于1882年出生于明斯克省的一個佃農家庭,。童年時的他,受熱愛音樂與文學的母親影響,,不僅學會了演奏小提琴和東斯拉夫民間樂器扎列卡,,對歷史悠久的民間口頭文學、基輔羅斯文學等也產生了濃厚興趣,。他大量閱讀白俄羅斯作家杜寧—馬爾欽凱維奇,、博古舍維奇和波蘭詩人斯洛瓦茨基、密茨凱維奇等人的作品,。
庫帕拉曾在詩歌中這樣回憶當地民眾在節(jié)日期間采摘鳳尾草的場景:“去采摘那種命運的野草吧”“在黑暗的森林里,,在清潔的田地上”“用熱情的眼淚——寶石似的眼淚!等待著它開花結果——那幸福來臨,,從清晨直到黃昏”,。詩作寥寥數句,描繪出鄉(xiāng)村生活的寧靜與和諧,,寄托著人們對美好未來的期許與盼望,,即使物質生活貧瘠,也不能遮蔽人民對高尚精神的追求,。
1902年,,庫帕拉家中遭遇不幸。父親突然離世,,病魔又帶走了3位兄妹,。痛失至親的悲傷與疾苦,使庫帕拉肩負起家庭的重擔,飽嘗人世間的漂泊與艱難,。他先后從事過家庭教師,、法庭文書、林區(qū)工人,、店員,、雜役等工作,底層生活的歷練促使他思考白俄羅斯人民的苦難與出路,。
1905年,,庫帕拉在《西北邊區(qū)》報紙上發(fā)表的詩歌《莊稼漢》是其文學創(chuàng)作的起點。1907年,,他在詩歌《是誰在哪兒走著,?》中勾勒出沿著沼澤和森林前行的白俄羅斯民眾形象,并大聲疾呼:“是什么他們擱在瘦削的雙肩上,,是什么他們舉在瘦削的兩手上,?——是他們所遭受的不平”“是誰喚醒了他們的夢?——是苦痛,,是貧困”,,結尾則發(fā)出振聾發(fā)聵的號召:“現在他們究竟需要什么,這些永世被壓迫的瞎了和聾了的人們,?——是想被稱為人”,。
庫帕拉的詩歌主題多樣、激越昂揚,。在《牧笛》《古斯里琴手》等早期詩集中,,他強烈譴責沙皇專制制度,頌揚人民的價值與力量,。面對分崩離析的社會和殘酷不公的現實,,庫帕拉召喚所有人民堅毅而果決地奮起反抗,奔赴革命性的未來:“要勇敢,!……要把巨大的桎梏打斷,!自己前進,還要把別人召喚,!/要勇敢,!……不要聽信他人的謊言,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和勇敢,!/要勇敢,,雖然敵人在給我們做鎖鏈,團結起來的戰(zhàn)士會把枷鎖打成碎片,!/要勇敢,,像風,像自己的意志,!要知道,,勇者不怕重擔和黑暗!/要勇敢,,像刮倒橡樹的暴風,!要做掌握自己命運的好漢!”
庫帕拉的創(chuàng)作真實反映了當時白俄羅斯人民的生活,,體現了爭取美好未來,、實現國家獨立的強烈民族意識,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反響,。1922年,,庫帕拉與雅庫布·科拉斯等人共同創(chuàng)辦了白俄羅斯文學院及《火焰》雜志,為白俄羅斯文學的發(fā)展注入新的生命力,。
在革命中迸發(fā)民族精神
“我的整個思想,、我的夢/連同我那嘹亮的歌……/全都跟它在一起啊/它,就是我親愛的祖國”……庫帕拉的詩歌充盈著愛國主義情懷與人道主義精神,,質樸自然,,立意深遠。十月革命的熊熊烈焰進一步點燃了詩人的創(chuàng)作激情,,為自由而奮斗,、為理想而堅持成為其詩歌主旨。在《興起》《為了祖國》等作品中,,庫帕拉激情澎湃地向年輕人大聲疾呼:“偉大的十月震撼了整個世界/舊的世界在無力地顫抖搖擺/那些曾經在枷鎖中受過磨難的人/現在把被束縛住的翅膀伸展開來,。”
在《遺產》《尚未命名》《致雛鷹》等詩作中,,作者熱情地歌頌十月革命后白俄羅斯人民嶄新的生活狀態(tài)與美好希冀:“盼望已久的時刻終于來臨/是勇敢走出迷霧/擁抱自由的時候了/白俄羅斯人民,。”新的一代必須在泥濘和塵土中前行,,“從光榮,、勇敢和偉大的氣魄中成長起來”,因為“革命就正是這樣/把自己的偉大法則創(chuàng)造出來”,,工廠的汽笛,、集體農莊的土地、濃密的叢林,、邊防軍的哨崗構筑起白俄羅斯現代性的藍圖,,社會的未來需要青年人的勇氣與擔當……庫帕拉的詩歌給予人們力量與信心,鼓舞著他們建設新國家,、爭取新生活,、追求新價值,。
庫帕拉在白俄羅斯戲劇舞臺上也功勛卓著,其作品具有強大的反省力量,。喜劇《巴普林卡》塑造了一位堅強獨立的女性形象,;社會心理劇《破巢》反映了人們失去家園與土地的悲傷,也充滿了追尋個人幸福與希望的夢想,。在戲劇創(chuàng)作領域,,庫帕拉總是在不斷的嘗試和更新中探索白俄羅斯民族文學的豐富性。
1942年6月28日,,這位純真而堅毅的詩人走完了跌宕起伏的一生,,安息于他深愛的故土——正是這片廣袤而深邃的土地孕育出他所有的文學創(chuàng)造?!霸诤影渡?,朝霞的時分/一株雪球樹開著花”。庫帕拉所經歷的挫折與苦難,、他的文字與智慧,,已凝結成深刻的詩意與澄明的思想,成為白俄羅斯民族永恒不朽的文化印記,。
《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