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舊瓶裝新酒,,媚俗地貼上當下流行的家產議題,,就算內容再豐富,想必也只是落個雞飛狗跳罷了,。
騰訊娛樂專稿(文/一把青)
電影局立項公示,,二十多年前情景喜劇的開山鼻祖《我愛我家》將搬上大銀幕。據說,,情節(jié)圍繞的是賈家大家長傅明老人去世之后,家族內部的遺產糾紛,。
且不論當年眾多的演員,,離世的離世,爆紅的爆紅,,原班人馬再聚首的難度多大,,單是“遺產糾紛”這個主題,就讓人大跌眼鏡,。事實上,,這戶楊柳北里202號的平凡家庭,之所以無可取代,,是因為他是中國萬千家庭的縮影,,小公務員賈志新,唱大鼓的和平女士,,退休老干部傅明老人,,女大學生賈小凡,個個生動活潑,,他們的生活未必一帆風順,,物質條件也并不富裕,但充滿歡笑,,還有小市民的兒女情長——當這一切被簡簡單單的“遺產糾紛”四個大字替代,,就算能延續(xù)舊劇情《芝麻開門》里,一箱金銀珠寶去無蹤,,全家尋寶總動員的線索,,又如何?舊瓶裝新酒,,媚俗地貼上當下流行的家產議題,,就算內容再豐富,想必也只是落個雞飛狗跳罷了,。
舊作新拍,,都說重要的是情懷,。《愛情公寓》演員在綜藝節(jié)目上合體,,回憶殺總能沖上熱門,,十多年前《武林外傳》結束之后,“后八十回”的呼聲亦一直延續(xù),,話雖如此,,但西游記主題翻拍了一部又一部,褒貶各異,,欠王家衛(wèi)周星馳的一張電影票還了又還,,也從沒斷了爭議。固然,,《我愛我家》陪伴一代人的成長,,甚至在海外網站上,靠一遍遍反復溫習以佐餐入眠的留學黨也不在少數,,可是問題是,,舊夢之所以美好,在于他的不可復制性,,所以隨著時光的過濾,,剩下的才會愈發(fā)美好,強行狗尾續(xù)貂,,反而破了金身,,這樣的例子也不勝枚舉。
《我愛我家》其實后來拍過續(xù)集,,叫《圓圓的故事》,,依然是賈圓圓的扮演者關凌主演,講的是她長大了,,工作后重回社區(qū),,處理鄰里間雞毛蒜皮的一連串小事,還有有姐妹篇之稱的《我們這一家》,,還是英達執(zhí)導,,原作里的二叔梁天擔正,,講天津一家人的成長故事,,但是都水花不多。
這兩部作品中有一個巧合之處,,主人公們都住在幸福里小區(qū),,仔細想來,從中恰可以對照出它們與《我愛我家》的距離:《我愛我家》里的一家子,,并沒有多么標榜溫馨幸福,,它甚至并沒有多么大的野心,,單純靠的是劇情的推進,逐一呈現家人的溝通,,鄰里的相處,,潤物細無聲,使觀眾忍俊不禁,。在拍攝花絮中,,坐在臺下的王朔、陳凱歌,、馮小剛,,都笑的前仰后合。時不我與,,當情景喜劇勢微,,劇本創(chuàng)作薄弱,后來的種種,,只能靠罐頭笑聲和口號式的家庭標語支撐,再借些所謂情懷的余暉,,留住一些觀眾而已,。
另一方面,電影又與電視劇不同,。哪怕在全球擁有巨大觀眾基礎的經典美劇《成長的煩惱》,,搬上大熒幕之后也照樣反響平平。圍繞日常生活的戲劇沖突,,重點在家長里短,,以短短一兩個小時呈現,自然有操之過急之嫌,,更何況,,《我愛我家》之所以不朽,在于其每一個細節(jié)的可推敲性,,墻上掛著的呼啦圈,,早點盤子里的油條,茶幾下的游戲機,,每一個物件都有其來源,,更有死忠劇粉,考據其臺詞中不乏《紅樓夢》(舊版新版),、樣板戲等出處,,精雕出細活,,英達與梁左,,單是劇本就寫了十個月,,侯孝賢有言,深度在表面,,然而,,當電影電視一靠翻拍二靠IP,,快速消費的潮流下,,看準機會撈一桶金的目的昭然若揭,如此狼吞虎咽的居心之下,,還有誰來打磨、延續(xù)這份細膩呢,?
想起故事中的一集,,賈圓圓離家出走許久未歸,,倔強的爺爺坐在沙發(fā)上,,腦海中幻想一個又一個的畫面,內容都是圓圓回來了,,從幼兒園被警察叔叔送回來,,到小學被老師送回來,,再到青春期被男朋友送回來,,最后是結婚生子和愛人一起回來——他對著空氣揚一揚手,有些失落,,也有些惆悵,。
這或許就如同《我愛我家》的命運吧,雖然愛是一個長久的諾言,,平淡的日子要用一生講完,但是孩子大了,,世界變了,,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騰訊網刊登此文僅為傳達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贊同或支持其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