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后戶均收入超過5000元,,一村一幼班擴(kuò)大至42人,入學(xué)率100%……”蔣富安留下的筆記本里,,記下了他對村里脫貧摘帽的規(guī)劃,。去世前,,他還在為水泥路通村項目奔跑,。
“四朝布衣四時新,,峨景寒燈映青骨。吉讖九州適黎黍,,村曉人煙照明月?!笔Y富安以四峨吉村名寫下“藏頭詩”,,深情而豪邁。
“我的快樂就是鄉(xiāng)親淳樸的問候和充滿希望的眼神,?!笔Y富安生前這樣說,。
悲傷悠長的送葬彝歌,,永遠(yuǎn)留在了大涼山,為希望的使者歌吟,、安魂,。
攜夢想出發(fā),帶初心歸去,。一心一意,,為百姓開路甘之若飴;一生一世,,“在路上”奮斗向死而生。宗旨決定終極,,信仰成就永恒--“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從古至今,,艱難險峻的蜀道制約著四川的發(fā)展,。
青方華的生死,與路緊緊連在了一起,。
青方華就出生在李白故里江油,自小對“蜀道難”感受切膚,。他的家在江油最邊遠(yuǎn)的楓順鄉(xiāng)小壩村,,村民用山貨換袋鹽,得翻過一座大山,,爬幾個山埡,。小時候,家里窮得連兩元錢的學(xué)費都交不起,。
青方華的夢,始于盼路,。他的人生,,起于開路。1992年,,鄉(xiāng)里籌資修路,,24歲的他第一個站了出來。
鋼釬鑿洞,,雷管炸山,,“轟”地一聲巨響,塵煙蔽日,、直嗆胸肺,,青方華第一個沖了進(jìn)去,深深憋氣,,揮鍬掄鏟,,把炸開的山石沙土一刨刨、一簍簍掏出來……用54天時間,,硬生生地在山腹中掏出了兩個可通行大卡車的山洞。山村開進(jìn)了汽車,,拉來了電桿,,家鄉(xiāng)的夜晚,第一次亮起了燈光……